赵彦端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浣溪沙 水到桐江镜样清。有人还似水清明。尊前无语更盈盈。 翠袖舞衫何日了,白头归去几时成。老来犹有惜花情。 注释: 1. 水到桐江镜样清:指清澈见底的桐江水像镜子一样明净。 2. 有人还似水清明:形容某人的品性或容貌如水般清澈透明。 3. 尊前无语更盈盈:在酒宴中默默无言,表情显得更加温柔动人。 4. 翠袖舞衫何日了:询问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穿着翠绿色袖子和舞动的衣衫。
诗词原文 九月饮乘风亭故基烟空磴尽长松语。佳处遗基古。道人乘月又乘风。未用秋衣沈水、换薰笼。 两峰千涧依稀是。想像诗翁醉。莫惊青蕊后时开。笑倒江南陶令、未归来。 注释解释 九月:指秋天,因为九月初九重阳节在秋季 饮:饮酒 乘风亭:旧亭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畔的鸡鸣寺内 磴(dèn):台阶 长松:长满松柏的山冈 佳处:好地方 遗基:遗迹 道人:僧人 乘月又乘风:乘着月光,又乘着清风 未用:不用
《浣溪沙·为五叔寿,三月二十六日》是宋代诗人赵彦端的作品。下面是诗句及翻译: - 诗句:渺渺东风泛酒船。月华为地玉为川。春于红药更留连。 翻译:春风轻轻吹过,仿佛在泛着酒意的船上。月光如水,洒在大地,如同玉石般璀璨。春天在红药花中更加美丽动人。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珍惜。诗中的“春风”、“月光”和“红药花”都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断蝉:残蝉。高柳:斜阳下的柳树。池阁:池边楼阁。丝雨:细雨。绿檀珍簟:用檀木做的精美竹席。卷猩红:把红色的东西卷起来。屈曲:曲折。杏花蝴蝶:指蝴蝶飞舞,好像成对的雌雄杏花。小屏风:指屏风上的花纹。春山叠叠:形容春天山峦重叠。秋波慢:秋天的眼波缓慢。娇困:娇媚困乏的样子。檀郎:檀树的美男子。无事:没有事。又成娇困倚檀郎:又变得娇媚困乏地依偎在檀树的美男子身旁。莲子:莲花的果实。打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饮酒赏花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畅饮、共度良宵的喜悦心情。 第一句“当时众里闻新曲”表达了诗人在众人之中听到了新曲的惊喜和兴奋。这里的“新曲”指的是新创作的歌曲,可能与春天有关,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们喜欢唱歌跳舞的时候。 第二句“拚一醉、移舟换烛”描述了诗人为了庆祝新曲的创作而选择痛痛快快地喝酒,并更换了船里的蜡烛,以此增加节日气氛
注释: 冰练新裁月见羞。墨花飞作淡云浮。宜歌宜笑不妨秋。 约腕半笼衫草碧,洗妆初失黛蛾愁。嫩凉轻暑奈风流。 译文: 洁白的绢帛裁剪成月亮形状,月亮见到自己羞涩地躲藏。墨花飘落像淡淡的云彩漂浮在空中。应该唱歌也应该欢笑,不妨碍秋天到来。 手腕上的衣带半裹住绿色的衣服,洗过的妆容失去翠绿的眉黛而愁苦。清凉的微风和炎热的暑气难以抵挡风流的诱惑。 赏析: “冰练新裁月见羞”一句
《蝶恋花·其一赠别赵邦才席上作》 堂外溪桥杨柳畔。满树东风,更著流莺唤。时节清明寒暖半。秦筝欲妒歌珠贯。一寸离肠无可断。旧管新收,尽记双帷卷。赖得今年春较晚。送人犹有馀红乱。 译文: 在堂外的溪桥边杨柳的旁边。春风满树,又添着黄莺的啼叫。时值清明时节,天气寒冷温暖交加。秦地的古筝正弹奏着,歌声如珠串般清脆动人。我的心中充满了离别之痛,无法断绝。我把所有的记忆都记录在了那两重帘幕之下
注释: 1. 花下凭肩:在花儿旁边靠肩膀。 2. 月下迎:在月光下面相见。 3. 避人私语:避开旁人的私下谈话。 4. 脸霞生:脸上泛起红晕。 5. 画堂:精美的内室,这里指闺房。 6. 红烛:点燃的蜡烛。 7. 意盈盈:充满柔情。 8. 病酒一春:因患酒病而春天未愈。 9. 倚阑终日:倚靠栏杆一整天。 10. 雨还晴:雨后又晴天。 赏析: 《浣溪沙·其三》是唐代词人韦庄的作品
琴调相思引 · 其二 曾蹑姑苏城台上。好山知有好人来。几回徙倚,月里暮云开。闲倚和风千步柳,倦临残雪一枝梅。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 译文: 我曾登上苏州的台子,欣赏那美丽的山水,知道有人来了。我多少次在月光下徘徊,云雾散开。我在和煦的春风中悠闲地看着千步长的柳树,疲倦时坐在残留雪花中的一树枝上。温暖的香气和高高的烛光,使道士的灰尘翻动。 注释: - 姑苏城台:苏州的城墙上的平台
【注释】 风韶雨润催花候:指春风和细雨滋润着大地,催促着花开。 桃蹊杏陌:泛指春日里盛开的花卉小路。 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匆匆去、那人信否:意谓匆忙离去的人,你是否相信呢? 襟泪渍、粉香依旧:指衣襟上还沾染有落花的泪水,而香气依然未减。 单衣煮酒: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用酒来煮东西吃。重来后:再次回来之后。看承人瘦:照顾、养活了别人,自己却因此而消瘦。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