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王建(约公元768年—约公元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唐代诗人。出身寒微,但聪明好学,有理想、有抱负。一生不及第,曾任县、州、府及中央官,后辞官归隐。与张籍友善。其诗长于短篇,题材广泛,尤工乐府。文才横溢,与张籍齐名,时称“张王”。王建精通音律,能诗善词,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诃诃诃,栖岩老法师,寄我牧牛颂。
【注释】 ①彭彭魄魄:形容声势浩大。②麦尚青:指四月时还未收割的麦子。③海峤:山岭。④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妇女们拿着农具去打麦,小妇还拿上竹筐随行。⑤陇:田埂。⑥苦乃为乐:农民以辛劳为快乐。⑦敢惮头枯面焦黑:不怕劳累得头发变白脸变黑。⑧贵人荐庙:请贵客来家里供奉。⑨酒醴雍容会所亲:请贵客喝酒作乐,和亲友团聚。⑩曲终厌饫劳童仆:宴会结束,让童仆吃饱喝足。⑪精好输公赋:把好的粮食送给官府
注释: 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并诗以送行。浮休居士为继其后。 试问主翁在何所,近向安西幕府开。 歌舞教成头已白,功名未立老相催。 西山东国不我与,造父王良安在哉。 已卜买田箕岭下,更看筑室颍河隈。 凭君传语王摩诘,画个陶潜归去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首二句写诗人赴任临洮司马的情景,点明题意;三、四句抒发了作者的壮志难酬之慨;后四句表达了自己欲隐归田园的愿望
【注释】 (1)去国:离开朝廷。 重为客:再次作客。 (2)送君还复归:送薛昌朝赴太原幕府,又送他回来。 (3)景:景物,这里指时间。促:短促。 (4)东城: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北。 (5)寺当蒲坂望屋庐:寺院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可以远眺房屋的屋顶。蒲坂,即蒲州,古称安邑、蒲津,今属山西大宁县。 (6)无由辨乔木:无法辨别是高是矮的树木。 (7)唯诺难自由:只能答应,却难以自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题的考点是赏析诗歌的语言。鉴赏时,首先要读懂原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去分析、体会,最后表达自己的见解。答题模式如下:该联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或表现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或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思善堂”中,“思善”的意思是怀念善人贤者,“堂”是指祠堂,这里指怀念善人的祠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王右丞碧画山水树石歌》。 诗中,“跋百之诗画”指的是作者在跋文中提到王维和杜甫两位大诗人,他们的作品都是诗与画的结合。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是说诗和画都是表现艺术,但形式不同。诗是无形的,通过语言表达情感;而画有形的,通过视觉形象表现主题。 “丹青不知老将至,李陵苏武真吾师。”这是说王维的画作如同李陵、苏武这样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才华和精神都值得学习。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赠奉议沈辽诗 白鹭的腿天生短,仙鹤的腿本来长。 有一天有人想要折断它,这两样东西无处可逃悲伤。 我们这些朋友曾经不是白鹭和仙鹤,又取法于圣贤的学问。 将官职像浮云那样轻松看待,怎能免遭无端的嫉妒和陷害? 你才华出众居东南,用文词起家名扬天下。 名声和事业本来就很有闻,更以擅长书法而称第一。 平素意气风发少有顾忌,一次跌落在江湖之间。 几年转徙没有家室,只同樵夫渔夫为往来。
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人谁无婚姻,我则分鲜薄。 注释:没有人不结婚,我却因为贫穷而无法维持家庭的和睦。 2. 即今头已白,不识外家乐。 注释: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却再也听不懂家中的欢声笑语了。 3. 再过汧阳县,心境何寂寞。 注释:再次经过那个旧地,心中不禁感到孤独寂寞。 4. 当时退食地,东轩俯层壑。 注释
乡人们传说,郴江边有一奇特的石头,它像一头牛伏在岸边。 乡人长久以来就传着这样的消息,那些经过此地的人,往往因它而翻车覆舟。 我与乡人商量,把它凿去,或许可以免除后患。 只需一天的功夫,就可以避免千秋万代的忧愁。 乡人看着我笑道,官员一定是愚蠢之极。 大的东西不能改变,小的东西又何必说呢? 现在百姓闲着无事,很多事情都急如焚火。 身为官员应当居官办事,怎能不勤勉地处理各种事务?
【注释】 澹荡秋风中:淡泊宁静的秋日风中。澹荡,形容秋气清和、恬静。 都门:京城的大门。 把归袂:收起离别时所折的衣袖。古代士人送别时往往折下衣袖作为纪念。 兴公: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后人称其为王右军。 贺老:指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老”是谦称,表示年长者。 二客:指两位客人。 傥有言:倘若能有所诉说。 因风幸相寄:乘顺风将此信捎给远方的朋友。幸相寄,即希望对方能收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