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民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鲸鱼 东海十日风,巨浪碎山谷。 长鲸跨十寻,宛转在平陆。 雷火从天来,砉然刳两目。 肌肤煮作油,骨节分为屋。 腥膻百里内,户户至厌足。 我闻海上人,明珠可作烛。 鲸鱼复何罪,海若一何酷。 2. 注释与赏析 东海十日风,巨浪碎山谷。 长鲸跨十寻,宛转在平陆。 雷火从天来,砉然刳两目。 肌肤煮作油,骨节分为屋。 腥膻百里内,户户至厌足
《山阳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出自《全宋诗》。此诗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揭示了今人在选择官职时往往不量才而取,导致很少见到像卫武公那样的好官被百姓在《诗经·淇奥》中歌咏的情况。 诗句原文: 古人急于仕,每择分所安。 愿为赵魏老,不作滕薛官。 今人不量力,临老当繁难。 少见咏淇澳,甚多歌伐檀。 这首诗开篇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古人在选择职位时会考虑自己的能力和适宜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如下:首先读懂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中心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情感;如果需要赏析诗句,还要指出运用的手法以及表达的效果,最后注意不要遗漏题目要求写出的“关键词”。 本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试院即景抒怀的作品。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写院中景象;颔联描绘广庭众贤;颈联写自己才学不及,内心愧疚
淮口阻雨 旱久不得雨,既雨不肯休。 沄沄汴河水,初合淮河流。 北来何处客,暂此驻扁舟。 中有投荒人,万里趋炎洲。 听水夜不眠,观水朝亦愁。 呼风卷重阴,放出赤日头。 舍舟出平地,走马复西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淮口遇雨时的所见所感。 诗句释义: - 旱久不得雨,既雨不肯休:干旱久了没有下雨,一旦下雨却又不肯停歇。 - 沄沄汴河水,初合淮河流:汴河的水沄沄荡漾
李侯新斋植松竹聊为杂言 李侯(李姓官员)新盖的书房中种上松树、竹子,顺便写下这首诗。 尝闻君子居,一日顾必葺:我听说君子的住所,一天天都要修理和打扫。 李侯作新斋,制度皆自给:李侯的新房子,一切都由他自己提供。 轩楹如肺腑,豁达可出入:房屋的柱子和横梁就像人的肺部和胸腔,宽敞明亮可以自由进出。 取竹渭水湄,移松陇山隰:从渭水的岸边采来竹子,从陇山的低洼地带移植松树。 岁寒远相依
【译文】 齐景公登上牛山,俯视临邑。 耕耘的百姓遍布广野,轩冕之臣满路。 斗鸡走狗追逐嬉戏,击筑吹笙竽声不断。 鱼盐来自东海、岱海,桑柘进入青州、徐州。 齐地饶乐曾无敌于天下,抛弃不顾又能怎么样呢! 齐景公于是长叹而泣,回头对大夫说: 谁能让我拥有千万年,长久保持这样的国都? 大夫们也流着泪,献上祝寿酒,仍然欷歔不已。 晏子收拢衣袖微笑,笑这些君臣太愚昧。 世上的事情就像车轮转动一样
【诗句解读】 东武:古县名,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南。 二首:两首诗。 其一:第一首。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各竭当时力,未免后儒言;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更欲加勉策,折髀与摧辕。 小白,齐桓公(前685-前643)。齐桓公即位之初,曾以重金奖励功臣管仲,尊他为相。后来因管仲的辅佐而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夷吾,即管仲。齐桓公即位后,任命管仲为相国,管仲辅佐齐桓公实行政治改革,使齐国强盛起来。
天爵山 耕者志于食,否则馁继之。 学者志于道,一为好爵縻。 本自不营利,间或与利期。 朝日入而处,暮日仰而思。 浮云蔽蔀屋,见前当自知。 注释: 1. 耕者志于食,否则馁继之:耕种的人追求食物,如果不能得到食物就会被饿死; 2. 学者志于道,一为好爵縻:学习的人追求道义,但一旦得到爵位(官位)就会沉迷其中; 3. 本自不营利:原本不贪图财富; 4. 间或与利期:偶尔也会对利动心; 5.
【注释】 山阳:今江苏淮安。冲:通“重”,繁忙。乐饵:指诱骗人的美餐,比喻美食。贤人:指贤德的人或道德高尚的人。二公:指山阳太守何尚之和尚书左仆射江湛。绰有尚贤风:绰有,很有;尚贤,崇尚贤德;风,风气。啸歌:高唱,大声吟咏。尊酒:指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全诗共六句。第一、二句写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场面。山阳县地处水陆交通要道上,往来行人如织,而两位贤明的官员却都不愿去迎接客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1) “能吟解饮张夫子,醉卧黄池谷口风。”意思是:有才能又能饮酒的人是张子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