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民
《秋暮书怀》 濯濯荒山麓,娟娟孤女祠。 晓泉开宝镜,秋月画蛾眉。 拾翠来泾汭,行云过北池。 犹胜青冢魄,埋恨九原悲。 注释: 濯濯:形容山峦苍翠。 娟娟:形容女子美好的样子。 晓泉:清晨的泉水。宝镜:指泉水像镜子一样明亮。宝,珍贵。 秋月:秋天的月亮。画:描绘。 拾翠:摘取花草。 泾汭:水名,在今陕西泾县。 行云:飘浮的云彩。 青冢:坟墓,这里指汉武帝的墓。 埋恨:埋葬怨恨。九原
【注释】: 秋日平凉客,栖迟泮水间。 秋天到了,我在平凉做客居,徘徊在泮水之间。 家贫思得禄,性懒要长闲。 家境贫寒,渴望获得俸禄,性情懒惰,想要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欹枕时闻雁,登城忽见山。 我斜倚枕头时听到大雁的叫声。登上城墙忽然看到了一座山。 征西旧时将,大半发毛斑。 从前曾做过征西将军(征西将军是指唐代名将哥舒翰)。 【赏析】: 《秋暮书怀》,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
【注释】 秋暮书怀:秋天的傍晚,写诗寄托情怀。旅鬓茎茎白,霜梨叶叶红。旅鬓:指白发;茎茎:形容发多而乱。霜梨:即早熟之梨,其皮色如霜。叶叶:形容树叶茂密。可怜非类者,同落有涯中。非类者:不同类之人。涯:边际,界限。 万物齐为马,劳生独转蓬。齐为马:齐是古代一种四轮马车,这里比喻一切事物。转蓬:随风飘动的蓬草,这里比喻人。 此行江海外,便作狎鸥翁。江海:指大海,泛指江河湖泽。狎鸥翁:与海鸥为伍的人
【解析】 “并桥冰乍泮,隔岸柳初黄。河上春犹浅,天涯日渐长。”这两句写景,诗人在并州,时当早春二月,黄河两岸的积雪刚刚消融,河岸上柳树的枝头刚露出嫩黄,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天气还很寒冷。 “平时好行乐,往事入思量”,诗人在并州时,生活比较安逸闲适,经常与朋友一起出游赏玩,享受生活,然而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 “最恨三年别,应添两鬓霜。”这三句是说,离别的痛苦一直难以忘怀,如今又逢分别
诗句释义: 1. 东行别碇斋诗:这首诗的标题,表达了作者在东行途中与朋友告别的心情。 2. 宴坐岂不好:意为“坐下来休息不是很好吗”。这里反问自己为何要离开舒适的环境,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3. 有谁强尔行:意为“是谁逼你非要走这条路”。这里的“尔”指代自己,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被迫的情绪。 4. 山川不改色:意为“即使经过长途跋涉,山川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颜色”。这句表达了无论路途多么遥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诗歌的意思,然后根据注释理解全诗,最后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达的技巧。此题要求考生对诗句的大意进行把握,并结合注释对诗句进行赏析。 首联“东郡韩延寿,黎阳李魏公”,诗人以东郡韩延寿和黎阳李魏公自比,表明自己志向远大。 颔联“一时推岂弟,累代想英雄”,诗人用“岂弟”和“英雄”这两个词语来表现其豪迈情怀。 颈联“草木芳菲外
注释: 秋暮书怀:秋天傍晚的时候思念自己。 客舍无前后,分明似一舟。 客舍:旅店。无前后:没有左右。 分明似一舟:像一只船一样。 瓶罂生计小,儿女长年忧。 瓶罂:指装酒的瓶子,也泛指酒器。生计:生活费用。 儿女:这里指自己的子女。长年:常年。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身将老:即将年老。 谋归岁聿周:谋划回去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聿周:形容时间很长。 布衣今复敝,莫问黑貂裘。 布衣:平民百姓。复:又。
诗句释义 1 “灵寿木”:灵寿是一种树木,以其木材坚韧而闻名。在古代,用它制作的物品常常用于重要场合或重要人物,因其珍贵而受到珍视。 2. “曲木天然性”:形容这种树木的自然形态弯曲,具有自然美的特点。 3. “叨名席上珍”:因为其材质和特性,这棵灵寿木常被置于筵席之上,成为珍贵的物品。 4. “节高工碍手”:指灵寿木的节疤(树皮与木质的结合处)过高,不便于加工,也暗示其价值之高。 5.
【注释】 离山阳:离开山阳,即离开故乡。 日日东南去,空劳北望魂。 日日:每天。东南去:往东方走。 空劳:白白地徒劳。 北望魂:在北方遥望家乡。 孤帆转城角,返照入船门。 孤帆:一叶小舟的帆。 转城角:转到城角。 返照:夕阳的余晖。 入船门:映入船门。 强饭甘鱼菜,随方学语言。 强饭:勉强吃饱饭。 甘鱼菜:鲜美的鱼肉菜肴。 随方学语言:随着地方习俗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方言。 蛙声不忍听,为似故山村。
诗句原文: 大块分劳逸,唯君独不均。 险夷安若性,金石想为人。 万卷书奚托,重泉恨莫伸。 谁知丞相子,天地一穷民。 译文注释: 这首诗的大意是表达作者对吕子固深深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吕子固才华的赞叹。吕子固在诗中被比作一块“大石”,他的才华和毅力都像这块大石一样坚定而不可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吕子固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轨迹。通过对吕子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