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玉楼春 春天里,长放的秋千静悄悄,风雨交加却未曾唤醒忧愁。 裙边还留有翠绿叶,遮住重重帘幕,钗上已落满红色花瓣伤透晚妆镜。 朝云卷尽雕栏在黄昏中渐渐昏暗,明月还是照见独自倚窗的孤影。 东风轻轻掠过悄然无声无息,却被杨花送走微风中的倩影。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玉楼曲》、《春光好》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长放:长久悬挂。 秋千静:指春日里荡秋千的人少,显得十分寂静。 余翠掩重帘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千秋岁”等。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庭阴漠漠春无缝:庭院里阴沉沉的一片,看不到一点缝隙透进春天的气息。 香絮扑帘银蒜重:窗外飘落着像香花一样的柳絮,像白银一样闪烁着光泽的柳絮堆积在窗帘上,显得沉重。 酒怀愁听杜鹃啼,词句喜教鹦鹉诵:喝着酒的时候感到忧愁,是因为听到杜鹃(布谷鸟)的叫声而伤心地啼叫;高兴的时候,则喜欢教鹦鹉诵读诗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阴云锁合闲庭院。 - 关键词:阴云、锁合、闲庭院 - 注释:阴云密布,将庭院紧紧包围,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赏析:通过描述阴云和庭院的紧密联系,传达了一种孤独和静寂的感觉。 2. 花信风寒帘不卷。 - 关键词:花信风、寒、帘不卷 - 注释:春天来临,但寒意逼人;即使有风吹动窗帘,也不愿打开,显示出人物内心的寒冷和封闭。 - 赏析
【注释】 玉楼春: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因唐人王观作《卜算子》词有“玉楼深锁薄情种”句。又名“忆江南”、“金缕衣”。 雪夜:即“夜雪”。 罗纬:指帐幔上的丝绳。 魂梦访天涯:形容思念远在天涯的亲人、朋友。 芭蕉:芭蕉叶,常绿阔叶植物,夏季叶大,花黄绿色。 泥深或少催逋客:典出自刘长卿《谪贬南巴至京口途中遇崔侍御不遇》:“万里方羁旅,孤舟复滞淫。寒天有归雁,何处寄书来?雨暗添湘浦,灯昏见楚堤
注释 - 玉楼春:一种诗体,通常用于描写春天或表达对春天的思念。 - 春尽日:春天结束时的日子。 - 一春寂寂春人恼:整个春天里,人们都感到无聊和烦恼。 - 燕子来迟春已老:燕子来了,但春天已经过去。 - 环庭芳草碧无痕,糁地落花红莫扫:庭院里的芳草已经变得绿色而无法察觉,地上的落花已经变成了红色而无法清理。 - 别离况味都尝饱:分别的感觉都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了。 - 怎奈又编离别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玉楼春》 译文: 红梅已经凋谢绿柳已被折断,风光依旧美丽如昔。满眼都是相思之情,归期却迟迟未到。兰香已淡,旧日往事让人心魂销散,魂消之后还要修整诗稿。矮小的书信细字难以全部看懂。鬓发斑白星星点点,看着都让人想变老。凤箫香飘锁住画楼深处,地面上落花飘荡无人打扫。 注释: 1. 红摧绿剉 - 描述自然之美,红梅凋零,绿柳被折断。 2. 风光好 - 形容景色美好。 3.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句,需要把握其语言特点.如本题中的“敲碎”“点缀”“玉骨冰清”“胭脂”“霜毫”“疏影”“寒”等词句,都是写花的.“玉楼春”,是词牌名,这里指词作题目;“红梅”是词中所写的事物.赏析诗句时,可以从词语本身来分析,也可以从整句诗的内容和情感来分析.“敲碎珊瑚”,形容梅花开得繁密而艳丽.“却嫌玉骨冰清清”,用梅花比喻人的品格.“洒遍胭脂方称意”
玉楼春 燕子归来时,天色已黑。海棠开后,寒意依旧。片云遮蔽月亮,月影笼罩花朵,花下珠帘映衬着影子。银烛燃至残烬,芳香酒液变冷,荼蘼花瓣残留在枕上,香气犹存。玉儿春睡沉沉,被东风唤醒却无法醒来。 译文: 燕子归来时,天已暗下来。海棠盛开之后,寒意依旧存在。一片云朵遮挡月光,月亮的投影又笼罩在花朵上。花下的珠帘映衬着影子。蜡烛燃烧到尽头,芳香的酒变得冰凉,荼靡花瓣残留在枕头上,香气仍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玉楼春·戏拈半偈》,全诗如下: 玉楼春 丁丁檐铁寒声溜。 室浅宵深霜气骤。 无多睡意曙光微,不了吟情镫影瘦。 戏拈半偈闲参透。 说与解人同信受。 楼高影在月来先,花好香生风定后。 注释: 1. 丁丁:形容声音清晰响亮。檐铁:指屋檐上的铁制装饰。 2. 室内狭小,夜晚降临时,霜气来得突然而强烈。 3. 清晨的曙光微弱,没有多少睡意,诗人的心情也显得有些忧郁。 4.
注释: 谁将云母窥窗眼,来觑红儿弄妆晚。 正妨回颈鬓鸦颓,未料低头钗凤颤。 眉痕淡比新蟾艳,好月似人待圆满。 沈沈鱼钥递千门,厌说香篝熏被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红儿在月光下的妆容,以及月亮的圆满,寓意人的美貌和生活的圆满。 首句“谁将云母窥窗眼”,以云母为喻,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如珠,光彩夺目。云母是一种矿物,质地坚硬,色泽透明,常用于珠宝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