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檐铁寒声溜。
室浅宵深霜气骤。
无多睡意曙光微,不了吟情镫影瘦。
戏拈半偈闲参透。
说与解人同信受。
楼高影在月来先,花好香生风定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玉楼春·戏拈半偈》,全诗如下:

玉楼春
丁丁檐铁寒声溜。
室浅宵深霜气骤。
无多睡意曙光微,不了吟情镫影瘦。
戏拈半偈闲参透。
说与解人同信受。
楼高影在月来先,花好香生风定后。

注释:

  1. 丁丁:形容声音清晰响亮。檐铁:指屋檐上的铁制装饰。
  2. 室内狭小,夜晚降临时,霜气来得突然而强烈。
  3. 清晨的曙光微弱,没有多少睡意,诗人的心情也显得有些忧郁。
  4. 诗句“不了吟情镫影瘦”中的“吟情”指的是诗人沉浸在诗词中的情感,“镫”是指油灯,“影瘦”则形象地描绘了油灯的光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细的景象。
  5. “戏拈半偈”指的是诗人随手拈起半段佛经或诗句进行随意的解读和领悟。
  6. “说与解人”指的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分享给懂得的人,这里特指那些能够理解她诗意的朋友。
  7. “同信受”意味着共同相信并接受她的理解和感悟。
  8. “楼高”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高楼耸立,而“月来先”则表达了诗人期待月光的到来,同时也暗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9. “花好香生”形容花朵盛开时散发出的香气浓郁,而“风定后”则描绘了花香随风飘散,直至宁静下来的情景。

赏析:

这首《玉楼春》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第一句“玉楼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春天的到来,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期待。第二句“丁丁檐铁寒声溜”,以冬日的屋檐铁制装饰为背景,描述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气息。第三句“室浅宵深霜气骤”,进一步描绘了室内外的环境差异,以及深夜时分的冷清与孤独感。接下来的两句“无多睡意曙光微,不了吟情镫影瘦”,通过诗人缺乏睡意、曙光微弱以及油灯光影变细的景象,传达了她内心的忧郁和对生活的感慨。

接下来两句“戏拈半偈闲参透,说与解人同信受”,表现了诗人在寂寞中寻找慰藉的过程。她随手拈起半段佛经或诗句进行解读,并与理解者分享自己的感悟。这里的“解人”指的是那些能懂她心意的朋友,而“同信受”则表达了一种共鸣和认同。

最后两句“楼高影在月来先,花好香生风定后”,则是诗人对外界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她站在高楼之上,期待着明月的到来,同时想象着花瓣随风飘落的场景,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