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注释】: 岛可:指隐士。 文似出家:比喻文章朴实无华。 浮夸:轻浮,夸张。 风絮:随风飘飞的柳絮。 雨花:指春雨,也比喻恩泽。 矫、槎:皆指云烟。 扪虱:用手摸虱子。 向日华:指太阳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祝福。首联写友人的隐居生活,突出“文章”二字;颔联借风絮、雨花比喻隐者的品格;颈联描写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尾联则祝愿友人高寿,希望其晚年依然能保持健康的心态
送浮屠昙远归无为持钵【注释】浮屠:指佛教徒。昙远:人名,这里指的是一位出家和尚。无为:佛门用语。指一切皆空,不可执着。 【赏析】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任夔州别驾时。当时作者与僧人昙远有很深的交往,因此写此送别诗,表达了对昙远出家修道的祝愿和对他的深厚感情。 弹指淮南迅若飞 【注释】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淮南:即扬州,位于今属江苏、安徽两省交界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坐觉青山忽上心,着鞭来欲故人寻。” 注释:坐在山上,突然感觉青山在心头升起,我准备骑马去看望老朋友。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山中独自静坐时,忽然感受到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即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他打算骑马去找老朋友,这种急切的心情通过“青山”这一意象得以传达。 第二句:“万松未放孤云过,一饭共听幽鸟鸣。” 注释
【注释】 1. 遇公:和尚的名号,这里代指和尚。 2. 卧云衣服半斓斑:指和尚穿着的衣服,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深褐色。 3. 吴越烟萝旧往还:吴越地区的云雾缭绕着,从前常常往来。 4. 罗刹石:山名或地名。 5. 武夷山:山名。 6. 剃髭:僧人剃须。 7. 补衲衣:补缀僧衣。 8. 槐花:槐树的花。 9. 劳生:劳苦的人生。 10. 入秦关:进入秦地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 青山终是慰人心,到处相逢不用寻。 顾我未能忘楚些,因君聊复效吴吟。 遥林入眼增双碧,羸马奔家竞寸阴。 何事横枝送南北,他年同此记分襟。 注释: 横枝(yíng zhī): 指树枝横斜。 懿上人:对人的敬称。 “青山终是慰人心”:青山永远让人感到安慰和欣慰。 “顾我未能忘楚些”:回头看看我,我还没有忘记《楚辞·招魂》中的“些”。 “因君聊复效吴吟”:因为您的缘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四祖山瀑泉亭 云影曈昽雨弄晴,山头小立听溪声。 不惊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鸣。 气逼衣裳秋暑薄,光摇林薮午风轻。 法身清净元无垢,何用临流更濯缨。 译文: 在四祖山瀑布旁的亭子里,我看着天空渐渐放晴。 站在山头,静静地聆听着溪水的声音。 阳光下的雷声并不让我感到害怕,只是觉得有些奇怪。 夏日里的炎热被风吹散,阳光照在身上感觉凉爽。 树林中的鸟雀和昆虫都在欢快地唱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全诗共有八句,以下是对每一诗句的逐字释义和翻译,以及相关的注释: 1.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 译文:滟潭清澈碧透如镜,映出你那深邃的心境,我寻觅着知识的深渊,但哪里才是它的源头? - 注释:滟潭,即明亮的水潭;澄碧,形容水面清澈碧绿;师心,指你的心境如同老师一样深邃;穷源,比喻寻求知识的深度与源头;何处寻,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源泉的追求与探求。 2.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题浮光丘家山寺 - 注释: 浮光指的是地名或某个地方的名字,可能是一个风景区。丘家山寺可能是指一个位于丘家山的寺庙。 - 译文: 我站在浮光这个地方,看到了丘家山的寺庙。 - 赏析: 此句表达了作者在浮光这个地方,对丘家山的寺庙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 2.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庙;钟鸣:寺庙里的钟声;漏:古代计时器;残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内容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其情感主旨、语言特点等。 “窗前修竹翠摩云”,写寺内之景:窗户前,郁郁葱葱的竹子高高地挺立着,青翠欲滴。 “清閟题轩念昔人”,写诗人怀念友人:清幽的斋舍里,我常常想念着过去的故交。 “三纪重来惊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写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三十年后再次来到这寺庙,见到故交,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译文】 雨中在竹林寺住宿,谢尉仁父来访。 幽居者好客不怕路远难,带水拖泥来拜访我。 僧舍顿惊樽中有酒,旅庖那患无鱼吃。 敢辞数里来相遇,要使它时付特书。 新竹茂林中扫径,一瓯春雪少踌躇。 【注释】 幽人:隐士。纡:曲折,绕道。顾予:顾我。辱:使……荣幸。顿:突然。 特书:书信。 踌躇:徘徊不进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雨中到竹林寺与谢尉仁父相会的情景。 开头两句“幽人好客不嫌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