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霄
【注解】 精卫:古代传说中炎帝的女儿,名女娃,死后成为精卫鸟。衔:用口中之物筑巢。西山:山名,在今山西。东溟:大海。力微:力气小微。帝女灵:指西王母。仲尼:孔子。浮海心:泛指航海或涉水之心。李叟:指屈原。踵息:踵,脚后跟;息,休息。 【注释】 1.精卫一何愚,衔尽西山石。 译文:精卫鸟是多么愚蠢啊,衔着西山的石头。 赏析:此句以夸张的手法,写精卫鸟的顽强与执着,表现了其坚贞不屈的精神。 2.
【诗句释义】 感遇:感慨遭遇。其九:第九首。邵平瓜已熟:比喻世事如瓜熟蒂落,自然发生。五色绚(xuàn)田畴:五种颜色绚烂缤纷的庄稼在田野里。人知瓜美好,讵(jù)识东陵侯:人们只知道瓜好,却不知道那“东陵侯”就是种瓜的人。地近心偏远,路旁自悠悠:虽然离家乡近,但是心思却不在家乡。好扫秦坑灰,为他粪垄头:想要清理掉秦朝灭亡后的废墟上的灰尘,为那些被推翻了的统治者扫清道路。 【译文】
【注释】 我:主语;登苏台:登上高高的苏台。 生百忧:因怀古而生的许多忧愁。 霸气:指国家的威势。沦没:消失、埋没。 草深:草木丛生。麋鹿游:麋鹿在草地上游荡。 孤月:独挂天空的月亮,这里指月亮高悬,映照大地。 五湖子:泛指隐居的人。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不系舟:不受世俗羁绊。 功成:功业成功。受爵:得到封赏。 亮节:清白的节操。激千秋:激励千秋万代的人。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时,要通晓全文大意,抓住关键句子,概括主要内容。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和理解。 “感遇”是《古诗十九首》的组诗标题。本题所选为第十七首,题为“感遇”。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傲吏坐漆园,悟得逍遥理。”傲:以傲岸的态度。漆园:指庄子。《庄子•逍遥游》中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感遇其十六》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感遇 其十六 陶令一以醉,柳春不复知。 谁持千日酒,为息百年机。 蛮触国蜗角,流血斗离披。 蚩蚩名利间,所争亦如之。 汉阴有遗老,岁暮可同归。 ``` 1. 逐句释义: - 陶令一以醉:陶渊明常常以醉酒为乐。 - 柳春不复知:春天的柳树已经无法知晓了。 - 谁持千日酒:谁来持有这千日的酒? - 为息百年机
注释 嗷嗷:鸟鸣声。 夸毗子:传说中的一种鸟。 自谓挈瓶智:自称像提着瓶子一样聪明。 达者:通达事理的人。 笑观场:以旁观者的态度观看场上的争斗。 翻同傀儡戏:指人的命运和傀儡一样,由别人的操纵而变化。 君王:这里指君主。 怒偃师:愤怒地命令偃师将歌声停止。 手触:用手去触。 歌声碎:歌声被停止了。 谁知造化心:谁能知道天地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造化,天地自然。 塞翁以为识
【注释】 静坐心无事:静坐,指闲居。无事可为,心境自然宁静。幽居:隐居。觉长: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明窗:明亮的窗户。净几:干净整洁的桌子和椅子。扫地更焚香: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重新点上香。秋色已如此:秋天的景象已经如此凄美。浮云怪底忙:浮云在秋天的天空中飘荡,显得那么忙碌。吟成聊抱膝:吟诗作对,只能抱着膝盖坐着消磨时光了。世路付亡羊:人世间的事情就像丢失的羊群一样不值得留恋。 【赏析】
步出西城陌,香车满狭斜。 鹿台今日草,娃馆旧时花。 江畔多游女,纷纷学浣纱。 诗句解读与译文 - “步出西城陌”:描述人物从西城的街道缓缓走出,这暗示了诗人可能刚结束了一段时间的静谧生活或某种仪式。 - “香车满狭斜”:香车指的是装饰华丽的马车,在狭窄而繁忙的地方(斜)显得尤为抢眼,形容场景热闹非凡。 - “鹿台今日草”:鹿台是古代的一种地名,也用来象征权力的象征。今日草意指草木繁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感遇》组诗中的第十五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家本罗浮下,萧然木石亲。 - 家在罗浮山下,与自然亲近如同木头和石头一样。 扶桑东不远,勾漏亦为邻。 - 在扶桑(即东边的太阳)不远的地方,就是勾漏国(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学道炼金骨,三山期问津。 - 学习道术,炼制金属,希望有一天能够到达仙山(三山)。 岁星耻被谪,强之观国宾。 -
【注释】 感遇:指感慨时世。三五:指月亮的十五日。二八:指月亮的十五日后,即十六。大钧:天。忌:忌讳,担心。常盈:常常盈满。至人:道德修养很高的人。犬出东门怨:杜甫《杜陵叟》中有“秦中自古多冤魂,夜夜归来向何人”句,“犬吠”即“冤魂之语”,故用此典故。鹤向华亭咽: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中有“我宿黄鹤楼,寂寥还自怜。鸡鸣紫陌上,狐叫白玉颠”句,“华亭”即“白玉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