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
【解析】 此题考核名句的默写,注意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提示选准诗句。本题重点字词有:“箨”“鳞”。 【答案】 ①小窗雨霁(雨停)②傍疏篱一带(旁边)③绳床乍破(竹席刚被掀开)④苔钱穿碎(苔藓)⑤笑洋州、太守清贫,却饶玉版风致(笑他像苏轼一样清贫,却有着王羲之的书法风格)⑥曾过荻洲江市(曾经经过荻洲江市)⑦松湿烟青(烟雾蒙蒙)⑧谷口如蓬宫(山谷口像一个蓬草覆盖的小宫殿),中似束(中间像用绳子捆束着)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文英为好友伯勤写的一首词,表达的是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 首先看第一句“尾犯 · 立冬前一日,伯勤惠木瓜,持以饯秋,颇饶风味”。这里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木瓜作为水果,代表了丰收和富饶,也寓意了友谊的深厚。“持以饯秋”,则是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送上这份礼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 接下来是“笑拈此解,以代琼琚”,这里的“琼琚”是美玉的意思,表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解析】 本首诗题下自注“秋,作雁字”,说明这是一首咏雁诗。作者借咏雁来抒写自己的羁旅之情。上片写秋天的雁行。雁阵在天空中飞行,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型。雁阵的形状,是大雁飞翔时形成的队形,所以古人常用雁阵来形容队伍整齐、秩序井然。这里用“雁字”代指秋天的大雁。下片写自己对秋天雁群的思念。“凭伊报与”的意思是请它把雁群的行踪飞回我的身边。“弋矰休篡”“风送如墨”两句
【解析】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分析赏析。 “步绕烛房空”,意思是:我独自徘徊在烛光闪烁的室内。“烛房”即“内室”。“辽海雁稀,难问音息”,意思是:辽海的鸿雁稀少,难以打听他们的讯息。“辽海”指北方边关地区。“雁稀”“难问音息”是说战况危急,消息不通。诗人身处异乡,自然思念故国和亲人。“秋气萧寥
【注释】 1. 小桃开后:比喻女子的容貌如小桃初开。 2. 想柘西香径:想象柘枝花盛开时香气四溢的小径。 3. 碧筠(qín)依旧:碧绿的竹竿依然挺拔。 4. 郊园醉日分携到:在郊外园林中与朋友饮酒至醉然后分别。 5. 拨芹泥栽就:用芹菜泥栽种植物。 6. 霜根雨过:指经过霜冻之后,根部变得坚实,不易被风雨侵蚀。 7. 苔痕逗:指泥土上的青苔痕迹。 8. 板桥边、莫使编篱:不要在板桥旁边种上篱笆
注释: 朱樱捎雨。正短墙云压,一雷轻度。伴他点点,莓苔静迸,参差成伍。抽梢合未,倩谁把、篱根护。掩柴门、断却人行,小园早又无数。 译文: 朱樱(红果)被雨水淋着,正像那矮墙被云层压住,一阵春雷过后轻轻掠过。它与其它的果子一起,静静地从树上滚落下来。 试问绿痕垂处。南塘风,折几许。记紫姜畦畔,载取腰镰,山厨先煮。荐入春蒲丛,分野蕨,年时频误。可曾碍、斗草归来,竹间绫袜微步。 译文:
竹风春尾 听风吹过,捎檐剩有去年疏翠。园官笑指,轻雷后迸,新泥斜碎。篱边乍见,又穿过邻墙背。记先尝、最是江南,果然燕子来未? 竹风春尾,听捎檐剩有,去年疏翠。园官笑指,轻雷后迸,新泥斜碎。篱边乍见,又穿过邻墙背。记先尝、最是江南,果然燕子来未? 玉束嫩含芳乳。汲泉烹出翠釜。自燕飞春社,尝到清和,豆新同煮。蚕事阑时,村村屋背,短筠捎树。拾烟箨、待制轻鞋,挑鞭重踏寒圃。案《秋锦山房集》 赏析
尾犯 · 江乡无聊,买鲈作鲙,颇动归思,乃谱此解 西风弄暝。又思引横塘,早催霜信。白波徐动,鲜鳞跳网,渡头人等。故乡小别,羲住季鹰归艇。趁携筐、买向江边,日斜红树风定。 注释:西风在黄昏时分吹弄着暮色。又想带小船去横塘边,催促着早些下霜的消息。水面上的波浪缓缓流动,新鲜的鱼群在水中跳跃,渡过水塘的人也在岸边等着。故乡的小别让我思念不已,就像王羲之和谢安乘船归来一样。趁着这个机会
【赏析】 “一笛落梅风”句,写夜深人静时,一阵凄冷的笛声飘进空荡荡的院落,吹散了满院飘飞的梅花。此时,主人独居在空寂的宅中,他的心情也如这寒冷的夜色一样寂寞和凄凉。 “门掩沉香”句,写夜已深,但主人家还在点燃沉香,熏得室内烟雾缭绕。而屋内只有一盏灯,灯光昏暗,显得格外幽暗。 “归燕晚、文梁未扫”句,写燕子已归巢,屋梁上积满了尘埃,而主人却还坐在灯下,没有去打扫。这一句描绘出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形象
尾犯·冬晚登城楼作 注释: - 短发飒西风:形容头发被西风吹得凌乱。 - 暮角声中,翛然独立:在傍晚的号角声中独自站立。 - 脱叶孤峰,露苍红石骨:形容山中的石头因裸露在外而显得苍老、粗糙,像人一样有骨骼感。 - 万里关山人不见:表示距离遥远,人们难以相见。 - 侧身天地今何日:形容自己孤独地站在天地之间,不知今天是哪一天。 - 最生愁处,冷雁蒙蒙落,野烟如织:最让人忧愁的地方是寒冷的雁群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