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
浣溪沙 万里龙沙一望平。 月明芦管作边声。 征人何处不关情。 织尽回文俱白锦,落残珠泪伴青灯。 断肠脉脉夜寒凝。 注释: 1. 万里龙沙一望平:形容沙漠辽阔平坦,无边无际。 2. 月明芦管作边声:月光下,芦苇里响起了边疆的笛声。 3. 征人何处不关情:征人(指远行的士兵)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都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 4. 织尽回文俱白锦,落残珠泪伴青灯:织女织出了一整匹白色的锦缎
诗句:万树苍茫尽夕烟,庭梅半吐小窗前。 译文:在万木苍苍的夜色中,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了,庭院中的梅花刚刚开放,隐约可见其半开的小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晚春景象,诗人沈宜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万树苍茫尽夕烟”展现了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色,树木茂密,暮色渐浓,整个场景被一层淡淡的烟霭笼罩。接着“庭梅半吐小窗前”则转换视角,描写了庭院中盛开的梅花
浣溪沙 潇洒幽窗彻夜明,飘飖散影积闲庭。 谢庄衣上点盈盈。 唤女欲将呵手靧,呼儿捻取作茶烹。 松风飒飒满帘生。 释义:在明亮的窗户下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影子飘动在安静的庭院中。谢庄的衣服上绣着点点晶莹的水花,显得格外美丽。想要呼唤女儿来给她们搓手搓脚擦干身体,也想要叫儿子拿茶叶煮水喝。松树林中的风吹得帘子都响了起来。 译文:在明亮的窗户下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影子在安静的庭院中飘动
菩萨蛮 春闺 紫骝嘶遍垂杨晓。绿窗人正腰肢小。红袖拂琼箫。含情注小桃。 春归人去远。春去人归晚。莫把杏花吹。夜声啼子规。 注释: (1)紫骝:骏马名,这里指代骑马的人。 (2)嘶遍:马儿在长街之上奔跑的声音。 (3)绿窗:用绿色的纸糊成的小窗户。 (4)腰肢小: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5)红袖:指红色的衣袖。 (6)含情注小桃:眼中充满柔情地注视着手中的桃花。 (7)春归人去远:春天已经远去
菩萨蛮·暮秋夜雨时在金陵 【注释】 1. 暮秋:秋季的傍晚。 2. 时:时常,经常。 3.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古称金陵。 4. 闲庭滴沥秋宵雨:庭院中,秋夜里的细雨滴滴答答地落下。 5. 纱窗灯影愁无语:纱窗上灯光映照的影子,显得有些愁闷,无声。 6. 明月几时来: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7. 芙蓉:荷花。 8. 芙蓉何处开:荷花在什么地方盛开? 9. 小楼应寂寞:小楼应该很寂寞。 10.
【注释】 叶飞:树叶飘落。惊寒:因天气寒冷而感到害怕,形容心情不安。怯寒:因为害怕寒冷而感到胆怯。惊别:因离别而感到惊讶和恐惧。愁飞叶:指落叶纷纷飘散,好像在为离别而忧愁。流水送行舟:流水声伴随着小舟的前行。流、舟、水都是动宾结构,“行”为动词,“水”为名词。 乱鸦:乌鸦。归树晚:乌鸦傍晚时归巢。归鸟:指乌鸦回到树上。 樽酒:酒杯。销魂:形容非常悲伤。 【赏析】 这首词写别离之苦。开头三句
菩萨蛮 鸟啼怜遍春庭草。草庭春遍怜啼鸟。 丝柳乍烟霏。霏烟乍柳丝。 竹窗摇影绿。绿影摇窗竹。 帘逗月纤纤。纤纤月逗帘。 译文: 春天的庭院里,鸟儿在啼叫,仿佛在怜惜那些被春风吹拂过的草地。草地上,春意盎然,鸟儿们在其中欢快地歌唱。 柳树刚刚被春雨滋润,烟雾缭绕,仿佛在为柳丝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柳丝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与烟雾嬉戏。 竹窗户前,阳光透过绿色的影子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美丽的光影
注释: 1. 旧容销尽寒梅瘦。 —— 昔日的容颜已经消失,只剩下了消瘦的梅花。 2. 瘦梅寒尽销容旧。 —— 随着寒冷的冬季过去,那些消瘦的梅花也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3. 新恨别伤人。 —— 离别带来的新愁令人痛苦。 4. 人伤别恨新。 —— 你因离别而产生的痛苦也是新近形成的。 5. 杏林春醉景。 —— 杏花盛开,仿佛在春天的醉意中。 6. 景醉春林杏。 —— 春天的景色如同沉醉于林间的杏花
菩萨蛮 柳条稀疏,映照在长亭旁的酒馆。酒旗招风,酒旗招来过客;长亭边,柳树垂下了长长的枝条。 人走马不停,尘土飞扬,扬起尘土的人却已远去。 雁群向南飞行,传递着远方的忧愁。愁绪随着飞来的大雁,越飘越远。 弹琴声声催泪,泪水染红了丝织品。而那绸缎上的泪痕,又仿佛是诗人心中的愁绪。 译文: 柳树婆娑,映照着长亭边的酒馆。酒馆外挂着随风飘扬的旗帜,吸引过往的游子。长亭边,细长的柳枝垂挂下来
【注释】 雁行:指大雁飞行,比喻书信往来。 青衫:即青布衣服,古代文人的便服。 樽酒:酒杯。 人意热:指人情意厚。 王孙:古时对贵族子弟的美称。 【赏析】 此词为作者赠别表妹张倩倩而作。上阕写别情;下阕抒己怀。全词语言浅显,但感情真挚,细腻地表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友人的深情。 上阕写分别情景。开头二句,以雁阵排空飞起,云边出现“字”,形象地描绘出别离时的情景。一个“乱”字将离愁别绪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