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琦
绛都春 · 秦敦夫前辈出所藏冒辟疆姬人金玥美人蕉画册索词 春风几许信。尽描出雉皋,当年花韵。自剪翠绡,点笔曾看斜蝉鬓。碧腴乍展痕犹嫩。似人影、单衫红衬。染香亭上,凭谁递与,画栏芳讯。 吟稳。蕉窗秀句,问名字、尚见金明玉润。素月半规,小篆盈盈芳心印。螺青写叶春来恨。认水绘、凄凉眉晕。任教重觅泰淮,旧时艳粉。 注释: - 绛都春:这是一首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 - 秦敦夫前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手法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诗是一首词,词是唐宋时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句子有长短句之分;词的押韵格式比较严格。此题要特别注意“章台”二字。 第一句“忘了梅花憔悴”,意为:忘记了梅花已经凋谢了。“忘了”,指忘记了梅花已经凋谢了,“憔悴”指梅花凋谢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我忘记了梅花已经凋谢了。
东风第一枝 十二月廿一日立春,时快雪三日矣 译文:立春之日,雪花已经飘落了三天。 注释:二十四番花信风为“梅花”,立春节气是冬去春来之交,此时天气寒冷,但梅花却早早绽放,故有“早梅”之称。此处的“梅花”指的就是“早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立春之时的景色,以及人们的心情。诗人通过对雪花、梅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通过描绘雪花的飘落、梅花的开放
喜迁莺·崇效寺看牡丹 只园春霁,借春艳酿成,天然罗绮。铃语微闻,衣香初染,几度竹房联袂。瑞蝉又兼金蝶,一样新来梳洗。话京洛、任寻芳年少,胭脂留醉。 凝睇。经院悄,疏箔翠油,谁与相料理。花雨轻沾,珠林低护,还是玉栏愁倚。靓妆汉宫空赏,归梦瑶台仍寄。露华冷,赠东风但有,相思红泪。 【注释】 ①喜迁莺:词牌名。又名“喜迁中”、“喜迁曲”等。双调,五十五字,前片三仄韵,后片两仄韵一叠韵。 ②只园
【注释】 片羽:一片小小的羽毛,这里指风筝的线尾。青云:高高的蓝天。摇扬:飘扬的样子。莫羡:不要羡慕。儿童:小孩。牵引:拉着。怕东风无力:担心春风不强劲,不能吹动风筝。微茫:纤细微弱。纤绠(ɡěnɡ):细长的绳索,这里指风筝线的细部。虚空:空中,高空。远影:远处的阴影。定谁识:谁能认识?流莺:黄莺,一种小鸟。窥得:窥见。 【赏析】 这是一首咏风筝的词。上片描写风筝在空中飘荡的情景
《金缕曲·次日见吾亭词,倚调和之》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咏物抒怀为主,借咏月抒发感慨。全词上片写词人的所见所感,下片则写词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叹: ``` 金缕曲 次日见吾亭词,倚调和之 桂苑凄芳讯,黯消魂、亭亭镜影,做成眉晕。碧海青天依然在,偏是圆规难认。漫重溯、春前幽恨。两度伤心秋更苦,料嫦娥、泪也金波陨。千里梦,几曾准。 清游但说良宵近。望婵娟、瑶台笛里,旧情休问
东风第一枝 · 辛己人日,斋宿翰苑,烛花璨然。为拈此解 【注释】 1.“东风第一枝”:词牌名,又名《一斛珠》。 2.辛己:指农历日期,这里指辛丑年正月。 3.翰苑:翰林院,皇帝的文书房。 4.烛花(zhú huā):烛光摇曳的样子。 5.眼缬(xié)迷烟:形容眼花。 6.唇朱缀蜡:形容嘴唇红润而光亮。 7.靥(yè):面颊旁肉。 8.归院、金莲:都是古代美女的代称。 9.夜阑:天黑了。 10
注释: 酿得春光如醉。清泪。无赖湿愁红。为谁香阁掩芙蓉。山枕倚重重。 (酿造了春色)酿得春天的美景像沉醉一般。 清泪。无赖湿愁红。为谁香阁掩芙蓉。山枕倚重重。 (泪水)无赖地湿了我那忧愁的面庞,我是谁,为什么要把花一般的芙蓉遮掩在香阁之中,我倚着山枕沉沉睡去。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情人而引起的愁苦之情。 “酿得春光如醉”是说,她把春天的酒酿成了,喝得酩酊大醉。“清泪”二句
《宜子孙洗》 壁月巧摹形。土晕铜花别漾青。砚北何人频拂拭,轻轻。涤尽霜毫句未成。 小篆认分明。芳草宜男偶将名。一例螽斯闻好语,盈盈。水拍银盘弄化生。 注释:墙壁上的月亮精巧地描绘了形状,土晕的铜花显得别有一番意境。在砚台的北面,是谁频频地擦拭着它呢?轻轻地擦拭,使得砚台上的墨水都干净了,但诗句还未写成。 我辨认着每一个小篆字,它们都清晰可见。那芳草象征着男性,而“宜男”二字则恰好符合这一点
【注释】 惜秋华:惜春华之易凋,喻女子青春的短暂。耦庚:古制以干支纪年。庚辰年(1800年)是闰年,所以称“偶”。继室:续娶的妻子。郑宜人:即郑氏。哀辞:哀悼词。赋笔催妆:指女子梳妆打扮,准备出嫁。宫袍:帝王所穿的龙袍。秀色鸾钗相倚:形容女子美丽如鸾鸟,其钗与鬓发相映成辉。春枕正酣:春日初起时,美人刚刚睡醒。杜鹃啼起:杜鹃鸟声悲切,使人闻之心伤。前番:上次。湘筠:湘妃竹,一种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