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缬迷烟,唇朱缀蜡,依稀光透帘幕。乍疑锦羽衔来,未许绀纱障却。娇春稚蕊,有归院、金莲人约。向夜阑、小簇疏红,怡认半簪梅萼。
试照影、一枝暗托。待破冷、数椒尚弱。任他芳信天街,二十四番唤觉。阳和未准,但背倚、银屏斜角。尽化作、粉翅双蛾,飞趁玉堂铃索。
东风第一枝 · 辛己人日,斋宿翰苑,烛花璨然。为拈此解
【注释】
1.“东风第一枝”:词牌名,又名《一斛珠》。
2.辛己:指农历日期,这里指辛丑年正月。
3.翰苑:翰林院,皇帝的文书房。
4.烛花(zhú huā):烛光摇曳的样子。
5.眼缬(xié)迷烟:形容眼花。
6.唇朱缀蜡:形容嘴唇红润而光亮。
7.靥(yè):面颊旁肉。
8.归院、金莲:都是古代美女的代称。
9.夜阑:天黑了。
10.小簇疏红:形容花朵细小而密集。
11.怡认:喜欢辨认。
12.数椒:点染梅花。
13.破冷:指梅花开放。
14.芳信:指梅花的香气。
15.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16.二十四番: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即冬至后的第四个节气冬至。
17.阳和:温暖的阳光。
18.背倚银屏斜角:意思是靠在银色屏风上斜着身子休息。
19.粉翅双蛾:指蝴蝶翅膀上的花粉像蛾子一样。
赏析:
这首词是写春日赏梅的闲情逸致。上片描写了一幅清丽脱俗的画面,下片则写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开头三句,写初春时节在翰苑中赏梅的情景。首句“东风第一枝”是词牌名,取其开篇之韵;次句写人日这天,天气温暖,百花盛开。三句“眼缬迷烟,唇朱缀蜡”,描写人因赏梅而眼花、唇红的情景。“乍疑锦羽衔来,未许绀纱障却”两句写自己因欣赏眼前美景而感到惊喜,仿佛有锦鸟把梅花衔来了,但又好像被绿色的纱巾挡住了视线,看不见那梅花娇美的姿态。这两句以比喻手法描写了自己欣赏梅花时的喜悦心情。接着,作者写到:“娇春稚蕊,有归院、金莲人约。”这两句写春天的梅花已经长成娇嫩的花芽,仿佛有人约她回家,与金莲相见。这里的“归院”指的是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之情。
下片开始四句,写夜间赏梅的情景。“试照影、一枝暗托”,意思是说作者试着照一照梅花的影子,看它是否真的开放了。“待破冷、数椒尚弱”,意思是说等梅花完全开放后,再点染梅花上的雪花。“任他芳信天街,二十四番唤觉”。这里的意思是说,不管梅花有多少香味,只要它在天街上绽放,就会唤醒人们的睡意。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写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阳和未准,但背倚银屏斜角”,意思是说虽然春风还没有吹暖大地,但是作者已经靠在银屏上斜着身子休息了。“尽化作、粉翅双蛾”,意思是说那蝴蝶的花粉就像蛾子的翅膀一样。“飞趁玉堂铃锁”,意思是说蝴蝶趁着玉堂里传出的铃声飞走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