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注释】 夏县道中:在唐代,夏县属河南府,今属山西省运城市。道中即途中。 湿云压树际岗平:山雨欲来,浓云低垂,雨点打在树枝上,树叶被淋湿了。际:接近。 溽暑还因小雨增:炎热的夏天,又由于下了雨增加了闷热。溽(rù):湿润、潮湿。 官事困人如缚虎:官府里的公事繁多,使人疲于奔命,如同被老虎紧紧捆绑。 秋风吹野梦翻鹰:秋风劲吹,使人想起野外飞翔的猎鹰,心情也像那猎鹰一样激动兴奋。 趋时未必儒冠误
【注释】 高标:高洁的品格。 物外方知象教雄:在尘世之外,才真正体会到佛家的教化是多么的伟大和崇高。 九陌:指洛阳市中的街道。 两都:即指长安与东都洛阳。 遥怜汉马屯湘渚:我深深同情被征发到湘水边的汉地马匹,他们远离家乡,无法得到消息。 安得长书附塞鸿:如何能得到一封书信,让远方的亲人知道我平安的消息呢? 寂历:寂静寥廓。 野烟:指田野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 【译文】 你高尚的品质直上云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苑怀古和刘怀州景融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彩凤箫声彻晓闻,宫墙烟柳接龙津。 - 彩凤箫声彻晓闻,意思是清晨时分,彩凤箫的声音传遍四周,让人听到后心旷神怡。宫墙烟柳接龙津,意味着宫殿的围墙上,垂柳轻拂,仿佛与龙津相接。 月边横吹非清夜,镜里琼华总好春。 - 月边横吹非清夜,意味着在月光下,吹奏的乐器声音并不显得清新宁静。镜里琼华总好春
这首诗是元朝至元七年(1270年),诗人在京城奉陪宪台诸公祝贺皇帝正旦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盘盘帐殿敞彤庭,天仗宵严拥万灵。 盘盘帐殿敞彤庭,意思是说帐殿宽敞明亮,如同一个庭院。天仗宵严拥万灵,意思是说晚上守卫的军队非常严密,守护着皇帝和所有的神灵。 玉笋东班分列辟,龙墀首拜认前星。 玉笋东班,意味着官员们穿着礼服,像玉笋一样挺拔。东班分列辟,意味着他们按照官职的顺序排列
临武堂宴醉后有怀省台诸公 桂月流光雪满台,月明人影两徘徊。 行云不逐歌尘散,往事还随去雁哀。 双鬓入秋无可白,寸心于世未全灰。 遥怜红药阶前客,玉树相依一笑开。 注释: 1. 桂月:指月亮,桂花的别称。 2. 流光:指月光,流动的光芒。 3. 雪满台:形容地上积雪厚重。 4. 月明人影两徘徊:月光下,人影显得格外孤单。 5. 行云:飘动的云彩。 6. 不逐:不跟随。 7. 玉树:指美树。 8.
【注释】 饯陈:送别。签省行台、西夏:指宋朝的边关和西夏国。汉家:指中原汉族。际:临。蛮:泛指少数民族。牙孽:指吐蕃、羌人等部落。金节:指朝廷颁发的金牌。丞相府:指朝廷中枢。青海:指今青海湖。白环:指西域进贡的宝物。梯航:指海船。银字诏:指朝廷颁发的诏书。紫宸班:指皇帝的仪仗队。 【赏析】 这首诗是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春,作者奉命出使辽国,途经河西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首联写宋王朝威德远扬
宛叶道中 六合云蒸一气霾,漫漫长路渴生埃。 诗从白雨明边得,人自青山尽处来。 世路有机难预料,剧谈供笑不时开。 济时赖有诸君在,汉苑秋风愧不才。 释义: 1. 六合云蒸一气霾,漫漫长路渴生埃。 - 六合:古代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八个方向。 - 云蒸:云雾弥漫的样子。 - 霾:雾和烟形成的雾霾。 - 漫漫长路:形容路途遥远。 - 渴生埃:口渴产生灰尘。 2. 诗从白雨明边得
燕城书事 都会盘盘控北垂,当年宫阙五云飞。 峥嵘宝气沈箕尾,惨淡阴风贮朔威。 审势有人观督亢,封章无地论王畿。 荒寒照破龙山月,依旧中原半落晖。 注释: 1. 燕城书事:指诗人在燕城的所见所感和对往事的回顾与思考。 2. 都会盘盘控北垂:描述燕城的地理位置,地势雄伟,控制着北方地区。 3. 当年宫阙五云飞:指昔日皇宫中宫殿巍峨如五朵云彩般飘动。 4. 峥嵘宝气沈箕尾:形容皇宫的壮丽和威严
微云河汉半晴阴,夜景萧森梦化城。 山色不随乔木老,月华偏对故人明。 鹤缘露警清无寐,蛙属官居重有声。 廊庙只今纷治具,正容坚坐看升平。 【注解】: 次宿汝楼韵:指作者在汝楼上题诗作韵的诗词。 微云:细密的白云。 河汉:银河。古代以天河为银河或银河系。 乔木:高大挺拔的树木。此处指月亮。 鹤缘:鹤栖息之处。 露警:露珠打湿了草木,引起警觉而惊醒。 重有声:青蛙鸣叫,声音洪亮。 廊庙:朝廷。泛指朝政
送王子初总管奉诏北上 圣代崇儒意匪轻,徵车相望半诸生。 九天雨露思贤相,十载经纶见老成。 更化有方先定制,救时无验是虚名。 烟霄未遂攀鳞志,葵藿空怀向日诚。 译文: 在圣明的时代,重视儒学的意图并不轻浮,征召的使者络绎不绝,都是士子们。 天帝降下的恩德如同雨水般滋润着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成为贤能的宰相,经过十年的努力,他们已经成为了经验丰富的老者。 改革的方法是有章可循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