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云压树际岗平,溽暑还因小雨增。
官事困人如缚虎,秋风吹野梦翻鹰。
趋时未必儒冠误,并隐端为野鹤憎。
遥忆筠溪亭下水,万竿苍雪照吟灯。
【注释】
夏县道中:在唐代,夏县属河南府,今属山西省运城市。道中即途中。
湿云压树际岗平:山雨欲来,浓云低垂,雨点打在树枝上,树叶被淋湿了。际:接近。
溽暑还因小雨增:炎热的夏天,又由于下了雨增加了闷热。溽(rù):湿润、潮湿。
官事困人如缚虎:官府里的公事繁多,使人疲于奔命,如同被老虎紧紧捆绑。
秋风吹野梦翻鹰:秋风劲吹,使人想起野外飞翔的猎鹰,心情也像那猎鹰一样激动兴奋。
趋时未必儒冠误:赶时髦不一定有错,只是失去了自己的本性。
并隐端为野鹤憎:隐居山林的人,被人厌恶。
遥忆筠溪亭下水,万竿苍雪照吟灯:我遥想那美丽的筠溪亭,那里水波荡漾,月光映照下水面上的芦苇就像一片片苍雪一样。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在赴任途中,途经夏县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和所思所感。全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之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第一句“湿云压树际岗平”,写出了雨前的气氛。“湿云”是乌云密布,“树际岗平”是山岗上的树木被云遮挡住了,所以视线变得模糊,看不见前面的路。“溽暑还因小雨增”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溽暑”是湿热的气候,“因小雨增”是说因为下雨天气变得更加炎热。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感受。
第二句“官事困人如缚虎”,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官事困人”是说做官的事情让人感到疲惫不堪,“缚虎”是比喻做官就像是被一只老虎紧紧捆绑住一样。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不满。
第三句“秋风吹野梦翻鹰”,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秋风”是一种令人感到清爽的气息,“野梦翻鹰”是说秋天的风让人想到了野外飞翔的猎鹰,心情也变得像猎鹰一样激动兴奋。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四句“趋时未必儒冠误”,写出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趋时”是指追求功名利禄,“儒冠误”是说追求名利并不一定是错的,只是失去了自己的本性。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和看法。
第五句“并隐端为野鹤憎”,写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看法。“并隐”是指与世隔绝地隐居,“野鹤憎”是说隐居生活被人厌恶。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看法和感受。
最后一句“遥忆筠溪亭下水,万竿苍雪照吟灯”,写出了诗人对于美景的回忆和感慨。“遥忆”是指回忆,“筠溪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万竿苍雪”是指那里的芦苇被月光照耀得如同一片片苍雪一样美丽,“吟灯”是诗人手持油灯在思考问题或者写作诗文的情景。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美景的回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