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威德际髦蛮,牙孽其中虑阻艰。
金节远开丞相府,春光先渡玉门关。
正烦烟火通青海,未用梯航致白环。
银字诏还知不远,好来弹压紫宸班。
【注释】
饯陈:送别。签省行台、西夏:指宋朝的边关和西夏国。汉家:指中原汉族。际:临。蛮:泛指少数民族。牙孽:指吐蕃、羌人等部落。金节:指朝廷颁发的金牌。丞相府:指朝廷中枢。青海:指今青海湖。白环:指西域进贡的宝物。梯航:指海船。银字诏:指朝廷颁发的诏书。紫宸班:指皇帝的仪仗队。
【赏析】
这首诗是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春,作者奉命出使辽国,途经河西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首联写宋王朝威德远扬,蕃戎畏服,其地无虞,所以“牙孽之中虑阻艰”。颔联写宋王朝对蕃人采取怀柔政策,不征伐而以招抚,故蕃人“正烦烟火通青海”,而不必用兵。颈联写宋王朝对西北蕃人采取和平政策,不征讨而以羁縻,故蕃人“未用梯航致白环”。尾联写宋王朝对西北蕃人采取怀柔政策,所以“银字诏还知不远”,希望蕃人早日回归朝廷,归附于朝廷,并希望蕃人能“好来弹压紫宸班”,即到朝廷当官,为朝廷效力。
这首诗表现了北宋初年统治者对外族采取的开明政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