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凤箫声彻晓闻,宫墙烟柳接龙津。
月边横吹非清夜,镜里琼华总好春。
行殿基存焦作土,《踏锥》舞歇草留裀。
野花岂解兴亡恨,犹学宫妆一色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苑怀古和刘怀州景融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彩凤箫声彻晓闻,宫墙烟柳接龙津。

  • 彩凤箫声彻晓闻,意思是清晨时分,彩凤箫的声音传遍四周,让人听到后心旷神怡。宫墙烟柳接龙津,意味着宫殿的围墙上,垂柳轻拂,仿佛与龙津相接。

月边横吹非清夜,镜里琼华总好春。

  • 月边横吹非清夜,意味着在月光下,吹奏的乐器声音并不显得清新宁静。镜里琼华总好春,意指镜中的美景如同春天般美好。这里可能暗指宫廷中的生活奢华而浮夸,但并非真正的清明夜晚。

行殿基存焦作土,《踏锥》舞歇草留裀。

  • 行殿基存焦作土,意味着昔日辉煌的行殿现在只留下灰烬和土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踏锥舞歇草留裀,描述了一种舞蹈表演结束,留下的舞台被草地覆盖的情景。

野花岂解兴亡恨,犹学宫妆一色匀。

  • 野花岂解兴亡恨,意思是野花无法理解国家的兴衰和人们的哀愁,它们只是简单地生长着。犹学宫妆一色匀,意味着即使是野花,也试图模仿宫中妆容的均匀和美丽。

这首诗以“西苑”和“龙津”为引子,描绘了一个繁华而虚幻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怀旧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深深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