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木兰花慢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 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醾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注释与赏析: 1.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 诗句释义: 询问东城的春天景色,正当谷雨时节,恰逢牡丹盛开。
烂云衢彩婺,和晓月,满庭闱。正梅粉香飘,林梢紫动,淑景初迟。观津盛传王氏,道孝心、重见老莱衣。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 注释:烂云衢彩婺: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彩色的丝绸一样美丽。和晓月:和煦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庭闱:庭院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正梅粉香飘:梅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林梢紫动:紫色的花朵在树枝上摇曳。淑景初迟:美好的景色开始出现。观津盛传王氏:王家在河边观看风景的人很多。道孝心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紫藤花盛开时的景象和意境的诗歌。下面逐句解释: 1. 竹宫琐窗云雾垂:描述的是紫藤花盛开时,其花朵如云雾一般垂挂下来,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 注释:紫藤花开时的美景。 - 赏析:此句通过“云雾垂”形容紫藤花的颜色和形态,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 2. 紫藤花发何葳蕤:形容紫藤花开放得非常茂盛、繁密。 - 注释:形容紫藤花开时的美丽景象。 - 赏析
【注释】 ①西山:指代故乡,即洛阳。归客:作者自称。过清明:清明节。②幕燕巢倾:比喻朝廷的衰败,燕子筑巢后被风吹倒。朝堂人去:指官员纷纷离去或贬谪。③行藏:出处,即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顿尘缨:《汉书·东方朔传》载:“朔尝为《大人赋》……帝笑而赐帛。”这里用“顿尘缨”形容自己虽然有才学,但未能得志。终愧草堂灵:终觉愧疚于自己的故居。④潘岳无间可赋:潘岳《闲居赋序》:“岳少而好文学,有逸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爱春光淡沱,歌吹暖,竹西亭。 释义: 喜爱春天的温暖光辉,在竹西亭中享受唱歌和吹奏的乐趣。 赏析: 此句描绘了作者对春日景色的喜爱和欣赏音乐带来的舒适。"竹西亭"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场所,常常用来代表闲适和雅致的生活状态,此处的“爱”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2. 诗句:正花簇金鞍,香翻雪树,碧酒同倾。 释义: 花儿盛开在华丽的马鞍上
注释: 淡中庭暝色,初遣奠,夜寒凄。对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客里京师。比量旧年心事,笑蹉跎、书剑向来非。谁着朱衣白兰,春风三拜龙墀。山妻稚子竟何为。温饱汝嘻嘻。怅故国丘山,苍烟乔木,卿月空辉。葵心要须倾日,道等闲、休遣镜鸾知。自信苍颜如铁,不堪双鬓如丝。 译文: 淡淡的暮色笼罩着庭院,刚刚送走奠酒,夜寒凄清。对着简朴的杯盘,昏黄的灯火,身在京城。比较去年的心事,笑自己虚度时光,书和剑向来不是正事
【注释】:宪陵台畔客,笑几度,送人行。 宪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北京昌平县西北。宪陵台即指此地。 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去住人情。 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面对一座青山,两行杨柳。 苍生望初不系。 苍生:百姓。 问此身、何用绊虚名。 绊:拘束。 宦味真成画饼,隐居却伴侯鲭。 宦味:仕途中的气味,指做官时的滋味。 侯鲭(qíng):古代一种肉酱,用猪肉制成,也泛指美食。 十年惭愧草堂灵。 惭愧
木兰花慢·城南北柳 - 问城南北柳:诗人对城内外的柳树进行了询问,表现出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最好处,胜游乡:指出了城内外最美好的地方,是人们游览的好去处。 - 对湖水微茫,瑶翻碧潋,修禊浮觞: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水色清澈的景象,以及人们在此举行修禊仪式、泛舟饮酒的情景。 - 比量今春乐事,忆去年、书剑共游梁:比较今年与去年春天的乐事,回忆去年一起游历梁朝的美好时光。 - 晓日繁台古寺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远风台上客,说雅集,玉生光。 - 注释:“在遥远的风台之上,作为客人,讨论着高雅的聚会。”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风高月明的夜晚,独自站在高处,谈论着高雅的聚会。这里的“风台”可能是指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而“雅集”则是指高雅的聚会。通过这样的场景,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纵尊俎无情,登临佳节,此兴能忘。 - 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六合一家统,依日月,到重光。” 这里的“六合一家”是指天下一统,而“依日月”则是指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日月一样永恒。整句诗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繁荣的期望。 第二句:“道太岱封书,云龙接踵,此意难忘。”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泰山被赋予封禅大典(帝王接受上天的恩赐),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权威;而云龙的出现则是吉祥的象征,表示国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