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
这首诗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夜晚,皇帝召见五位辅政大臣到西苑(即皇宫的西侧园林)一起饮酒。此时正值寒春宵分,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雨。皇帝亲自为臣子们斟酒,并赐给他们每人一杯酒。这杯酒由皇帝亲手注酒,因此被称为“皇恩”。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春殿宵寒捧赐醪(láo):皇帝在宫中春殿的夜晚,由于气温较低,他捧起赐给臣子的酒。 - 东皇时降雨如膏(gāo):在东方的天空中,时有雨露降临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通过对金海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皇帝的忠诚。 【答案】 译文:龙舟在江中航行,四周景色一望无际。水面清澈如镜,碧波万顷,水色与水中的荷花一样洁净。红光闪烁着锦绣般绚丽的色彩,映照得千重远山都黯然失色;碧水浸染着玻璃般的晶莹,映照得万顷湖面都熠熠生辉。岩畔青松旁停歇着吉祥的鹤,洲前翠荇间游动着欢快的鱼。蓬莱阆风不是人间仙境
让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首句“使节初从东浙归”,描述了钱刑部在完成使命后返回故乡的情形。 2. “又看衔命下彤闱”中的“彤闱”指的是朝廷的门禁,暗示了钱刑部再次踏入政治舞台。 3. “明经断狱曾何忝”表达了钱刑部在法律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即使是在处理案件时也不会感到羞耻。 4. “拥传还乡倍有辉”意味着钱刑部的声望因为这次回乡而更加辉煌
宛洛风烟系梦频,赐归今得自由身。 三朝柱石收公望,两世铨衡秉国钧。 宛洛:指洛阳,古都,在今河南洛阳市。 宛洛风烟:借指家乡,也暗指自己。 梦频:梦的次数多。 赐归:皇帝赐的归乡。 今得:现在得到。 自由身:没有束缚的自由身。 三朝:三代帝王统治时期。 柱石:比喻国家的支柱。 收公望:得到大家的敬仰。 两世:两段时间。 铨衡:指官吏的选拔任用。 秉国钧:掌管国家的大权。 辞阙:离开朝廷(阙
【注释】 ⑴剌史:刺史,指地方行政长官。 ⑵惜佳人万里行:指妻子远行。 ⑶蓟门:今北京城。 ⑷巴峡:四川奉节县西的白帝城一带。猿声:猿鸣。 ⑸名山:《列子·黄帝篇》载:“黄帝游于华阳(华胥)之野,息于石丘。”石丘在今河南林县北,故称“名山”。 ⑹燕寝:卧室。凝香:香熏,指香气。几牍:书简、书信。 ⑺衰病:衰老疾病。藉:通“藉”,依靠。 ⑻青精荬(jīn):草名,一说即青芝。倍:加倍。关情:动情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1. 地静宫城传午漏:地静宫城的钟声在午后响起。 2. 树深斋阁引凉飔:树荫深处的书房引来了微风。 3. 还𢬵剧饮追河朔:回到家乡后,我沉迷于美酒和畅快的聚会。 4. 每诵高吟出凤池:我经常朗诵高歌吟唱,像是从凤凰池中发出的声音。 5. 瑞露乍凝金掌重:瑞露突然凝结,像金子一样珍贵。 6. 仙歌欲度彩云迟:神仙般的歌声似乎要穿过云雾,延迟了声音的传递。 7. 美人南国遥难并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是考查诗歌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的能力题目。 “星轺”句:指魏中丞乘坐驿车星驰南去。轺,古代的一种轻便小车;节,古代使者的仪仗。这里代指魏中丞。赴,前往。 “嵩岭”句:指嵩山峻峭连绵,云雾缭绕,洛水波涛滚滚。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面约7公里处,主峰太室山,为五岳中伏羲(即太昊)氏的化身。嵩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嵩山有七十二峰,以少室、少林寺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在饯送吴给谏赴藩时写了这首诗。吴给谏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大臣,所以诗人写他赴任之事,并加以赞美。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写吴给谏赴镇之由;颔联写吴给谏入朝侍从年华正好,而此时却要远离家乡到外地去;颈联写吴给谏恋阙之情深;尾联则说吴给谏此次赴任将名垂史册。全诗以赞颂吴给谏出京赴藩为主题,语言平易晓畅,意境高远,富有时代特色。 【答案】 译文:紫薇门前旌旗飘扬,宣召贤能的使者来到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都和故旧们话旧述情时所作。全诗共七句,每一句的注释如下: 叶工部本道自南都来话旧述情因有此作录似叶君并寄谢南都诸故旧 - 叶工部:指唐代著名诗人叶绍翁(字子美)。 - 本道自南都来:叶工部自南方来。 - 话旧述情:谈论过去的经历和感受。 - 因有此作:因此有这首作品。 - 录似叶君:将此作品记录成册,类似于叶君的作品。 - 并寄谢南都诸故旧:同时寄给南都(即今南京)的各位老朋友
辛丑三月十七日直宿无逸殿奉旨同阁老翟公详定进士试卷遂命充读卷官故事礼卿不得预此盖特命云 殿阁篝帘蜡炬红,品题初拆御前封。 燕台骊牡还求骏,禹穴风雷欲化龙。 直以文章需俊杰,要将忠孝答遭逢。 抡材自是台司事,惭备春卿得滥从。 注释: 1. 殿阁:指皇宫中的宫殿,这里指翰林院。 2. 篝帘:把帷幔拉开(表示室内有烛火)。 3. 品题:品评、评论试题。 4. 燕台:指京城长安。 5. 骊牡:指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