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
永明乐十首 其三 二离金玉相,三衮兰蕙芳。 重仪文世子,再奉东平王。 注释: 1. 金玉相:形容人相貌出众,光彩照人。 2. 衮:古代一种礼服,这里代指王公贵族的服饰。 3. 兰蕙芳:比喻人品德高尚,如兰蕙芬芳。 4. 重仪:这里指的是王融的字,是文采飞扬的意思。 5. 文世子:古代对有文化修养的年轻人的称呼。 6. 东平:古代封地,王融被封于此地。 赏析:
【注释】 1.法乐辞:古代一种以佛教经义为题材的乐府诗。其十:指汉乐府《法乐辞》中的第10首诗,题为“昔余轻岁月”。 2.兹:此。 3.闺中:女子卧室。屏铅黛:用铅粉抹去脸上的妆容。铅黛:指女子搽脸的化妆品,也泛指女子。 4.阙(què):皇宫前两边的高门。挂缨簪(zān):把冠带挂在房梁上。 5.禅悦:佛家语,意译为“禅悦”,指禅宗悟理后的宁静喜悦。芳旨:美好的旨趣。 6.法言:佛家语
诗句原文: 置酒登广殿,开襟望所思。 春草行已歇,何事久佳期。 译文: 在宽敞的殿堂中摆上美酒,我敞开衣襟遥望着远方。春天的草地已经停止生长,为何要等那么久才能见到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置酒登广殿”和“开襟望所思”,描绘了诗人宴饮时的情景与心情,体现了他渴望见到亲人或爱人的迫切心情。而“春草行已歇
《阳翟新声》是南朝齐王融的代表作之一,其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翻译与注释: 1. 怀春发下蔡:春天到来时,我离开下蔡出发。 拔节抽笋(喻指青年时期),志在四方。(比喻年轻人要有所作为)。 2. 含笑向阳城:面带微笑,向着阳光照耀的城池前行。 朝为绮襦郎,暮变黄绶公。(意指年轻时追求功名利禄,年老则归隐田园,追求内心的平静)。 3. 耻为飞雉曲
注释:定林远离喧嚣俗世,鹿野山等待晚霞。香风带来梵音的管乐,雨水滋润散开云朵般的花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定林去喧俗”,以定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繁华尘世的超脱与向往。次句“鹿野山俟霞”,则将视角转向鹿野山,展现了山间美景与日落时分的霞光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三句“香风流梵琯”,通过“香风”和“梵音”,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末句“泽雨散云花”
【注释】 法乐辞:佛教音乐辞。 其七:指《法乐辞》的第七首,即《法乐辞·青禽》。 明心弘十力(1):明心,明白本性、本心。弘,发扬、弘扬。十力,佛教语,指佛性、佛慧、佛定、佛神足、佛解脱等“十种能力”。这里用“十力”比喻佛法广大无边。 寂虑:静思。安:安定、安宁。四禅(1):佛教称四种定,又称“四禅定”,是修行者达到身心寂静的一种境界。 青禽:青色羽毛的小鸟,常用来喻指佛教徒。承逸轨(2):承
诗句释义及注释 峻宇临层穹,苕苕疏远风。 - 峻宇:高耸的楼阁或建筑。 - 层穹:层层的天空,形容极高的天空。 - 苕苕:形容树木挺拔的样子。 - 疏远风:形容树高风大,风被树遮挡。 腾芳清汉里,响梵高云中。 - 腾芳:香气升腾。 - 清汉里:指的是清澈的小河流经的地方,引申为高处。 - 响梵:佛音回荡,声音洪亮。 - 高云中:在高空之中,形象地描绘了声音从远处传来的效果。 金华纷苒若
【注释】玄:黑色。符:古时候帝王所执的信物或玉版,用龟甲、兽皮等制成。昭景历:指《明皇帝历》。长为南山固:指长久地保持国家的稳固,南山是终南山,在长安南面。茂实偶英声:茂盛的庄稼与优秀的人才声名相配。偶,相配;英,指杰出的人才。长:长久。朝:早晨。 【赏析】这首诗以“永”字起头,意即希望国家政权永远巩固,国家繁荣昌盛,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诗人以玄黄(黑色的龟甲兽皮)作信物,象征皇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法乐辞 其十二》。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影响未尝隔,晦明殊复亲 - 影响未尝隔:意思是双方的影响没有间断过。 - 晦明殊复亲:指虽然天暗了又亮了,但彼此的关系依然亲密。 2. 弘慈邈已远,睿后扇高尘 - 弘慈邈已远:意味着弘慈已经远离了这里,不再能够直接接触到这里。 - 睿后扇高尘:指的是智慧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时,如同扬起尘埃一样,使得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3.
【注释】 江皋曲:指汉乐府的《上邪》,诗中有“山无陵,江水为竭”之句。 林断山更续 :树林断绝了,又连上了。 洲尽江复开 :洲地没有了,江水又开了。 云峰帝乡起:云雾笼罩着的山峰好像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神仙居住之地。 水源桐柏来:水从桐柏山流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边的景色和神话传说的诗歌。 首二句写景。“林断山更续”,描绘出江边树木被江水冲刷而断裂,却又在不远处重新生长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