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时臣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他的诗作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对民族的热爱以及个人遭遇的坎坷为主,风格深沉而有力。 下面是逐句释义: 老惫力不加,闷且检故策。 老来体力不支,心情郁闷又翻看旧日的计谋。 中天星者黄,大泽蛇者白。 夜空中的星星是黄色的,大湖中的蛇是白色的。 人定未敢窥,天定讵容易。 人已经定下心来,但是命运却很难预测。 肌发不自理,获寸反失尺。 身体和头发都不受控制
【注释】 魏祖:魏帝。兆黄星:预示帝王之兆。天假:上天赋予。铜雀台:三国时期曹操所建,位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丽哉:美好、漂亮。峻天:高天。大厦:高大的建筑物。燕赵:战国时燕国和赵国。刮铅华:涂抹脂粉。齐梁:南北朝时的齐朝和梁朝。疲陶冶:疲惫地从事陶冶工作。延袤:延长。层冥:层层叠叠。烟雾洒:弥漫着烟云。八极:指四方。寸眸:一瞥之间。雄观:雄伟的景观。漳河不断流
赠鹅池道士 鹅池道士何所事,摩顶向天手垂地。 家在赵州人不知,箕子之胄古姓氏。 箨冠不正綦履穿,风雪一蓑行乞市。 儿童遮道作戏嬉,大人白眼但瞋视。 我独羡渠啸咤人,只愁无酒不愁贫。 终夕对人突无语,诗画一发能通神。 咆勃气来便使酒,白日当筵骂太守。 绵山汨水义可投,不惜千金丧匕首。 早知骏骨成蹉跎,悔不临池学泛鹅。 无端我向秦中去,劝君隐卧湘山阿。 注释: 1.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留别沈大参同沈嘉则张平叔》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此诗是作者为与友人告别而作的赠别之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离别时的情景,后四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句: - 广田旷平野,伏槛窥寥廓。 - 一雨自东来,大风时作恶。 - 霆霓走檐楹,阴阳竞磅礴。 - 顷以毛发平,天车回巨壑。 - 淅淅繁燠销,天地转霋霩。 - 主人命酒来,逶迤出林薄。 - 馈我雕玉盘,持我鸬鹚杓。 - 唱以青凤词
【注释】 曳衣投洞壑:拉着衣襟投入山中。余:我。至道:指道家的“无为而治”之道。余来:我来了。询:探问、询问。至道即人间,人间复谁讨:“至道在人间”与“人世间谁能探究此道理”。何茫茫:多么广阔无边。淼淼:水盛大的样子。天地岂长生,日月尚枯槁:天地难道能够永远存在?月明星稀,太阳渐落,草木凋零。忽兴浮海叹,伤哉此尼老:忽然兴起乘船渡江的兴致,感叹自己已经衰老。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然后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赏析。 本题要求考生对《秋夕卧病山堂》逐句释义,并分析其艺术手法及作用。 “吾宗老兄弟”,首句即写秋夜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老兄弟”指陈张华三人,他们与诗人关系密切,情如手足。 颔联写秋夜与友人相聚情景。诗人用“屋中亦有客
注释: - 山中吟 其二:在山中吟诗的第二首。 - 桃源渺何许:桃花源在哪里啊? - 武陵万仞山:武陵郡有万丈高的山峰。 - 缅想秦时人,生死桃花间:遥想那秦朝的人,他们在生死之间徘徊吗? - 迩来几天地: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 曾无几人闲:曾经没有人能够悠闲自得吗? - 桃树摧为薪,桃源平作田:桃树被砍去做柴火了,桃花源变成了农田。 - 鸡犬入租税,焉可住神仙:连鸡犬都进了赋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诗意,最后根据内容和主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手法、形象、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 “昨过邓州里,合宿内乡堧”,昨天路过邓州,在邓州住宿,这里诗人用“合宿”表明了行程的艰辛,也表达了自己对此次旅程的无奈。 “雨积马蹄烂,水啮石齿穿”,雨水积滞于蹄下,致使马蹄溃烂,水中的水波侵蚀着石齿
【注释】 (1)贫士:贫穷的文人。 (2)短衣不蔽胫:穿着破旧的衣服,不能遮盖到小腿。 (3)蓬发自吹面:形容头发蓬松,自己扇着风。 (4)无力营生产:无法经营生产。 (5)甘心委笔砚:愿意放弃笔墨。 (6)桑间屋两间:指简陋的居所。 (7)枯茆覆不遍:用茅草盖成的房屋,不能覆盖全部。 (8)析理极欢忭:分析事理非常快乐。 (9)万黄金:指大量的财富。 (10)焉能夺吾贱:怎么能剥夺我贫穷的身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述了交州古剑的故事。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和赏析: 1. 古交州,天阴日落鬼啾啾。 释义: 古交州的地名,天空阴沉,太阳快要落山时,鬼怪们发出啾啾的声音。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阴森恐怖的景象,通过“天阴”和“日落”以及“鬼怪”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荒凉、恐怖的氛围。这种氛围为接下来的宝剑故事做了铺垫,增添了神秘色彩。 2. 终宵白气冲牛斗,过客往往惊回头。 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