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注释】: 乙未: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即公元1186年。 名胜:著名的风景胜地。复:恢复,重新出现。 风流:才学与风采。不可攀:指难以企及。 苍凉莫怀古:不要追念过去。 祠庙满吴山:祠堂寺庙布满了吴地的群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浙江湖州时所作,抒发了自己对名胜古迹和人才凋零的感慨。《湖上杂诗》共六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名胜多难复”,是说名胜之地很难再恢复昔日的辉煌
【注释】 诸:众。 竞弄影:互相映衬。 为渠:为它。 作庄丽:做华丽的装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湖山的诗。诗人登上甲秀楼后,放眼望去,只见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他赞美这美丽的景色说:“众峰竞弄影,湖水与摇曳。” 不用去借楼台亭阁来装点山水,因为自然本身已是“庄丽”的了。 此诗写于诗人登甲秀楼之后。从题意看,此诗应为五言律诗。首联写山峦之胜景;颔联写湖中之佳境;颈联写楼阁之美;尾联写山光水色
【译文】 湖上的水波太娇美柔滑,小舟难以承载; 最好是拿小船,尽情领略那迷人的烟水风光。 【注释】 湖上杂诗 其三:指《湖上杂诗》中的第三首诗。乙未:即天启六年(1626年)。 湖波:泛指湖泊的水。娇软:柔软而美丽。 画船:精美的小船。 最宜:最适合。 拿:持。 领:领悟、欣赏。 烟水:形容水色迷蒙如烟、水面波光如水。 赏析: 《湖上杂诗》是明代诗人张岱创作的一组诗歌。此组诗共六首
注释:湖面上忽然刮起一阵风,把云影也吹得暗下来。只见湖水波光闪闪,却不知道烟雾浓密的地方在哪里。 赏析:此诗描写湖上景色的变换。首二句写风生云涌,风云变幻,湖面波光闪烁。第三、四句写湖面上云雾缭绕,烟翠浓郁,使人看不真切。全诗以风生云动之景为线索,写出了湖上风光的美丽和变化,意境深远
赠丁叔珩(乙未) 郑孝胥 吾尝语忍盦,知德诚已鲜。 奇才世岂绝,平日故难辨。 交游虽甚盛,往往致不满。 所忧乏藻鉴,妄意丈夫浅。 固当勤物色,兼取狂与狷。 注释: - 吾尝语忍盦:我曾经说过。 - 知德诚已鲜:知道真正的德行已经很少了。 - 奇才世岂绝:奇才在世上难道断绝了。 - 平日故难辨:平日因此很难辨别。 - 所忧乏藻鉴:所担忧的是缺乏鉴赏力。 - 妄意丈夫浅:胡乱地认为男人肤浅。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秋原风日照眼明,北城熟游思南城。 注释:秋天的原野上,秋风和阳光照耀着眼睛,让人感觉明亮。我在北城的熟识之地游览,心中思念着南方的景色。 2. 遥怜古寺媚平楚,入门忽对幽峥嵘。 注释:我远远地欣赏着古老的寺庙,它坐落在平坦的原野上,给人一种妩媚的感觉。当我走进寺庙,突然看到了一个宏伟而深邃的地方。 3. 高台望望悄然下
【注释】: 我生实不辰:我的一生实在不顺利。 降志而辱身:降低志向而使自己蒙受屈辱。 采薇人:采薇的人,指隐逸之士。 【赏析】: 《书柽弟扇 其一》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在这首诗里抒发了自己遭遇的不幸,表达了自己要像隐居山林的采薇人那样,远离世俗,保持高洁的品格。 首两句直抒胸臆,说自己生不逢时,降志辱身。“生不辰”是说命不好,没有遇到好的时机。“降志”即降低自己的志向。这里用一个比喻
注释:在湖上作了许多杂诗,这是第五首(乙未)。 欢情酒维持,好景诗记录。 我饮酒来维系欢乐之情,写诗来记录美好景色。 吴侬生湖山,此语差不俗。 这里的方言是吴地的人说的,用“生”表示出生、生长之意。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中诞生了吴地的人民,这真是太好了
【注释】 渐与诸峰熟:渐渐和诸山峰混熟,指作者对诸山峰的熟悉。湖山岂识我:湖山难道知道我这个人吗?欲去莫流连:想要离开就别再留恋了。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湖上泛舟观景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在游览中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并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湖上杂诗 其十 (乙未)”是《湖上杂诗》的第十首,作于此年。这是一首咏怀小诗。 前两句写自己在湖上游玩,渐渐与诸山峰熟,又怜湖水妍
书柽弟扇 其二 (乙未) 释义:二兄久食贫,被酒语跌宕。 注释:二兄:指作者的二兄的书柽。久食贫:长时间处于贫困之中。被酒:醉酒之后发狂乱语。跌宕:放纵不拘。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深、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诗歌中以二兄的书柽为题,表达了对二兄的关心与担忧之情。通过描述二兄的贫困和醉酒后的放纵行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