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注释: 怀才不自胜,儿戏引一粲。 及此未老闲,馀春勤把玩。 赏析: 《三月十二日作 其一 (辛丑)》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是其组诗中的第一首诗。全诗以“怀才”起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首句“怀才不自胜”,即指有才能而无法施展;第二句“儿戏引一粲”,意谓自己只能拿它来开玩笑。第三句“及此未老闲”,即指自己还不算太老,还有闲暇的时间;第四句“馀春勤把玩”,则是说趁春天还没过去
【注释】 焉:通“焉”,怎么。 监州:即范阳,今河北涿县、安次一带。唐范阳节度使驻地。 【赏析】 此诗用典。首二句说:吃海鲜,怎么知道许有大事呢?“且食”意为“暂且”、“姑且”;“焉知”意为“怎么知道”。意思是说:暂且品尝海鲜,又怎知其背后有大事情呢? 末二句说:只看到螃蟹,看不到监州。“但”意为“只”,“有”,存在。“而无”意为“却”。“监州”即范阳,今河北省涿县、安次一带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 (1) “半山寺联”即《半山寺》一诗,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绘了寺院的景色;中间四句抒发了作者怀古之情;末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往事重论,怀古谁含出世想”,回忆历史往事,感慨世事变迁,心中充满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 (2) “昔贤不见,听泉我爱在山声”,昔日那些贤人已不再出现,只有我独自欣赏那泉水潺潺的美妙声音
上海小有天闽菜馆联 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 注释:道,道理,此处指闽菜。非常道,闽菜是一条独特的饮食文化道路,它有着自己独特风味和特点,这就是闽菜的道理。天天小有天,每天品尝小有天的美味,就是天天在享受闽菜的美味。 赏析:此联运用对仗工整,富有韵味的特点,把闽菜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表达了人生应追求独特性,品味人生,感悟生命的思想
【注释】 处顺安常:在顺境中保持常态,不骄不躁。 世味自淡:世间的繁华与名利,自然能淡化我内心的烦恼和追求。 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谋求私利,违背了我为人做事的原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选择。首句“处顺安常,世味自淡”强调了在顺境中保持常态的重要性,即不因环境的改变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本性和态度。这种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第二句“损人利己
【注释】 雄剑:指张謇的才干。四五动:指四十岁前,张謇为官四次上疏言事。才名:才能和名声。三十:指三十岁时。 赏析: 此诗是祝贺友人张謇寿辰的对联。上联“雄剑四五动”,谓张謇在官场上四次上疏言事,显示其才干;又言他一生有四十余年,历尽风霜,所以用“四五”代之。下联“才名三十年”,谓张謇在政界三十余载,才名远播,故以“三十年”概之。上下联皆用数字,既突出了时间,又突出了人物,表现了作者祝寿的目的
注释:顾云深,名士,隐居读书堂。五柳树是陶渊明的别称。书成一家言,指《诗经》中的“诗三百”为儒家经典。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隐者读书图。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首句“门有五柳树”,以五柳树喻示隐居之志;次句“书成一家言”,表明作者在读书方面颇有成就;末句点题,“题顾云深树读书堂联”,既交代了画作内容,又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清幽、含蓄深远
【注释】 1. 坐闻车马喧:坐着听到车马的喧闹声。 2. 始觉身已退:才意识到身体已经像隐士那样退居了。 3. 免为世人役:免得被世人役使。 4. 未改少年态:还没有改变少年时的样子。 5. 一闲气自充:只有闲暇时的清静之气自然充实。 6. 渺尔千百辈:渺茫而长久地延续着千百代人。 7. 无求信至乐:没有追求名利的快乐。 8. 造化犹我载:大自然也如同我一般承载。 9. 庭除(chú)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部,属于《周南风诗》。它主要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悲痛之情。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萱妹痛兄而殒作诀(萱妹) —— 萱妹因为哥哥去世而感到悲痛,决定为他举行葬礼。 如欲有云,不知何言(我何求于天)—— 如果上天真的有什么指示,但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中心冥顽,孰为心酸(心中茫然无知,谁又能体会我心中的痛苦)—— 我内心的茫然无知,谁能体会我的心痛。 我有女弟
【注释】 (1)韬庵:即陈文忠,字子昂,明末诗人。 (2)兴不浅:意指其诗文才华横溢,不仅限于诗而涉猎文章。 (3)腾跃至贵显:意指年轻时有很高的声望,官运亨通。 (4)垂翼:意为翅膀下垂,比喻退隐。 (5)偃蹇:指隐居不仕,不得志。 (6)国变:国家动乱、战乱。 (7)耄及:年事已高。 (8)石交:指朋友,以石头为喻。 (9)极意:竭尽全力。 (10)五言:五言诗是古代一种韵律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