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雪后书事》。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惊蛰昨已过,草根青欲活。 —— 惊蛰时节已经过去,草木开始复苏,绿意盎然。 北风忽一怒,作此漫天雪。 —— 北风吹起,化作漫天飞雪。 散花塞空际,着地亦不灭。 —— 雪花飘洒在天空中,落在地面上也不消融。 松竹各离披,残梅亦妍绝。 —— 松树、竹子都显得有些凌乱,而梅花依旧艳丽绝伦。 楼窗明耀眼,终夜疑月出。 —— 楼窗外明亮照人
【注释】 1.离合神光:即“离合花”。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中有云:“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里的花即是“离合花”,又名“牡丹”。 2.乍阴乍明:忽暗忽亮。 3.开颜弄日影成云:指花在阳光照耀下,花瓣的影子如同云彩一样飘散开来。 4.吐蕊含姿:开放时的姿态。 5.莫吹鸟莫啼:不要让鸟儿啼叫、让花儿凋谢。 6.从渠烂漫压枝低:任由花儿盛开、花朵压着枝条低垂下来。 7.倾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以樟、藤和树等植物为题,描绘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形象:樟树高大挺拔,藤蔓攀缘而上,树木丛生密布,幽深莫测。诗中对植物的描写细腻生动,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植物人格化。诗人在赞美这些植物时,又借景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人世间纷扰复杂,不如进入山林寻找心灵的宁静。全诗语言清丽,构思巧妙,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过叉袋角吷庵所居:经过岔袋角吷的庵所居住的地方。叉袋角吷,地名
这首诗是诗人对倪鸿宝手稿的评价,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倪鸿宝作品的赞赏。以下是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 造意如垂云,隐隐吐雷电:描绘了墨迹的流畅和生动,如同云彩般飘逸,又仿佛隐藏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 使笔如纵兵,飒飒剧刀箭:形容运笔如战场上的士兵,挥剑舞枪,气势磅礴。 - 烂然骤圈点,率尔恣涂窜:描绘了墨迹的随意性,如同跳跃的音符,自由地涂抹和窜改。 - 妙处堪熟思,精极耐细看
李审言的室赵孺人 黔娄未为穷,固穷在其妻。贫贱有难言之,言之伤肝脾。 为子事丘嫂,为子奉阿㜷。子有析居叔,迎养抚其儿。 子有未嫁妹,教诲迨于归。子独厉节操,家法众所仪。 子独治诗书,名声人所师。子居秦南仓,一乡谁与齐? 子冠兴化学,一县谁能希?方子初应试,宵中缀敝绨。 及子出适馆,客中寄新衣。子穷而好施,贷钱与子挥。 子贫而善病,质田为子医。命贵且问相,戏言子岂嗤。 夜冷不甘寝,知言子诚痴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春阴”为题,借景抒情,通过对“春阴李审言”的描写,赞颂其才力高超、学识渊博。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李审言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和你年龄相仿(年龄相差不大),我看你的书,很惊奇。 你清正的语言使人受到教育,读书时得到的乐趣特别广(多)。 乾嘉学者各有专长,一语能抓住要点,不遗漏糟粕。 前辈著书就是这样(有特点)
这首诗是作者在听到涛园种松的事情后,赋此答之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般若台前松风吼,以涛名园从许友。 注释:在般若台的前面,松树发出咆哮的声音,这个被称为涛园的地方是由我的朋友所命名的。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朋友名字中带有“涛”字的敬意和喜爱,同时也展现了松树在大自然中的威猛形象。 2. 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 注释:乌山上有石头,石头上有松树,石头上的水浪翻腾
【注释】 金溎生(1285~1337):元代人,字武祥。著有文集《武祥集》等。 属:嘱托。 三种:指文集、诗集和杂文三部作品。 题:《冰泉唱和集》是元代文人吴师道所作,其中收录了当时一些著名文人的唱和诗作。《冰泉唱和集》中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如《送张天觉之官》、《赠赵子昂》等,都是揭露时政弊端的好诗。 安节义(1294~1360):即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
朱丙君求题张瑞图草书长卷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 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 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 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 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 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 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 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 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 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 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 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 注释: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翻译: 世方憎忠义,君胡表此柏? 移之至岳坟,终古配毅魄。 译文:世间众人都厌恶忠义,您为什么要表彰这种精神呢?把它迁移到岳坟那里,可以让它永远配享岳飞的灵魂。 吁嗟墓中士,涅背字历历。 苌叔苦违天,天倾血成碧。 赏析:诗人感叹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他们的事迹虽然已经模糊,但在人们心中仍然清晰如初。而苌叔(苌弘)却因为违背天意而被冤杀,他的鲜血化为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