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
【注释】 又柔云:形容春意的柔和。做暖,像春天温暖的气息一样。 荡隔岸、青山一发:隔着水面,远处山色隐隐约约。 望春早来:盼望春天早日到来。如箭筈:形容春天的到来非常快速。 疾趁残腊:迅速赶在除夕(旧历十二月三十日)之前。残腊是除夕的前一夜。 且:暂且。高楼上:登上楼台观望。 钿梅飘粉:用金箔装饰的梅花飘落时像雪花一样。上画帘金押:将画有金字的帘子放下。 神州:指国土中原地带。 瘴解朱鸢
【注释】 1.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春光好”、“画堂花”、“思越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2. 水仙六出梅花五(出):指水仙花有六片花瓣,梅花有五瓣。3. 豆蔻香苞吐(苞):“豆蔻”是古代女子十三四岁的代称,这里泛指少女。苞,花蕾。4. 六宫齐抱紫檀槽:指宫中嫔妃们围坐在檀木制的乐器旁。6. 朱弦拨动几多条:形容弹奏的乐曲优美动听。7. 盈盈碧玉瓜初破(破):指瓜刚刚切开
满庭芳·上春楼望 云母窗扉,翠哥栏槛,试灯天气轻阴。小楼多景,蔬罫带寒林。何处金钗衩袜,撷生菜素手挑心。新年事,他乡也好,随分辨茶琴。 沉吟。思昨梦红梅一萼,伴我华簪。又花梢月上,有约谁寻。千个黄昏过了,凄凉月、何止而今。天涯草,红心万点,色比海棠深。 赏析: 《满庭芳·上春楼望》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上片描写了作者登上楼台远眺的所见,并回忆了去年在楼上看到的美丽梅花
【注释】 虞美人·题二十四番花信风笺纸:题目是《虞美人·题二十四番花信风笺纸》,这是一首词。 十三行写真珠字:十三行,指的是十二生肖,每行一个动物代表一种花信风。真,指真实的。 尺一聊相寄:尺一,是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1/3英寸。“聊相寄”,意思是姑且寄予。 头番数到末番花:指十二生肖中的第一、二、三……第十二种花信风。 云和瑟柱(shè zhǔ):云和瑟,古乐器名,瑟是一种弦乐器。
【诗词解析】: 虞美人·题二十四番花信风笺纸 相思债负知多少。彼此平分了。横塘七十二鸳鸯。但使三分得一总成双。 消寒图里寻梅瓣。三九三朝欠。恰从上九盼初三。赖是月逢小建早纤纤。 注释: 相思债负知多少。彼此平分了。横塘七十二鸳鸯。但使三分得一总成双。 译文: 相思的债有多重,自己清楚,彼此都平等分担。就像池塘边七十二只鸳鸯,只要得到三分之一就能成双成对。 消寒图里寻梅瓣。三九三朝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语言、内容与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要对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分析手法的作用以及表达的情感。 “锦鳞六六瑶函寄”,以锦鱼之形比喻书信。六六,取“陆”字,表示“六”的意思;瑶函,指用玉装饰的盒子,这里代指书信。 “留取三分二”,意为保留三分二,即只留下三分之一。 “直须看到楝花开”,直到木槿花盛开的时候。 “分付花神十二要重来”
【注释】 窗红:指窗外的红色。倚睡:靠着窗户睡觉。春人:春天的人,即少女。见梦:梦见。喜:欢喜。镜菱:指用菱形花纹装饰的镜子。照:照看。来:来到。小扬:轻轻摇曳。小花飞:像花一样飘落的小片。罗衣:指女子所穿的衣服。绉(zhōu)罗:皱褶的罗纱。风帘:风吹动的帘子。坐久:久坐。衣:指床上的被子。罗绉(zhōu):皱褶的罗纱。风扬:被风吹起。小花飞:像花朵一般飘落的小片。双:指两只。照:照看。菱镜
菩萨鬘,梁髯属题叶南雪所摹李香君小像 如今依旧秦淮碧。媚香楼上无人迹。燕子说南朝。夕阳朱雀桥。 孔家歌板脆。都是铜仙泪。又似福王时。桃花知未知。 【注释】 菩萨鬘:唐教坊曲名。 梁髯:梁羽生,字子羽,号髯翁,四川人,清代著名小说家。 秦淮碧:指秦淮河之水。 媚香楼:在今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附近。 南朝:南朝指宋、齐、梁、陈四代。 孔家:指孔子后代。 铜仙:传说中汉武帝铸金人,令其饮玉泉以寿终
诗句原文: 东风次第来无尽。盼煞红桥信。 崔娘梦里自呼名。越是有头无尾越分明。 注释与翻译: - 东风次第来无尽:形容东风的来临没有界限,似乎永远不会停止。 - 盼煞红桥信:表达了对远方来信的极度期待和焦虑。 - 崔娘梦里自呼名:指梦中也不忘呼唤某人的名字,可能意味着对某人深深的思念。 - 越是有头无尾越分明:强调了事情的不完整或模糊,使得原本清晰的状况变得不明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能注意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愫,并结合诗中的意象来赏析。“年年岁岁修花史”,意思是每年每岁都要修花谱,即记录花卉的品种和特点;“例自龙门起”意思是按照传统习惯,从每年的春天开始,由专人负责修编花卉谱,如《牡丹谱》、《梅花谱》等。《唐六典·太常寺》:“开元四年,始令太常卿、少卿分月检校曲江池苑诸花木。”据此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