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修花史。例自龙门起。春光转盻尾拖蓝。过了观灯十五禊初三。
秋风倘报秋花信。重九中秋并。玉人纤指算佳期。也抵立春数到大寒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能注意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愫,并结合诗中的意象来赏析。“年年岁岁修花史”,意思是每年每岁都要修花谱,即记录花卉的品种和特点;“例自龙门起”意思是按照传统习惯,从每年的春天开始,由专人负责修编花卉谱,如《牡丹谱》、《梅花谱》等。《唐六典·太常寺》:“开元四年,始令太常卿、少卿分月检校曲江池苑诸花木。”据此可知,唐代每年三月十五日举行赏花会,因此“春光转盻尾拖蓝”一句,意为春天的光景很快就要过去了。
“过了观灯十五禊初三”两句写到了元宵节和重阳节的日期。“过了观灯十五”一句,意指过了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是上元节,正月十五;“重九中秋并”一句,指的是重阳节与中秋节相邻,即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
“玉人纤指算佳期”一句,意为有位美女用纤细的手指推算出最佳游玩时间。“玉人”一词,代指美女,“纤指算佳期”一句,意指美女用手指计算游玩的最佳时间。
“也抵立春数到大寒时”一句,意为这也相当于立春时节的游玩时间。“也抵立春数到大寒时”,意指这个时间相当于立春时节游玩的时间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相当于立春时节游玩的时间了。
【答案】
年年岁岁修花史。例自龙门起。春光转盻尾拖蓝(春季即将结束)。过了观灯十五禊初三。(元宵节和重阳节的日期)。秋风倘报秋花信。重九中秋并(重阳节和中秋节相邻)。玉人纤指算佳期。也抵立春数到大寒时(也相当于立春时节的游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