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
【注释】 挽张之洞联:这是一副对联,用以悼念张之洞。张之洞是清朝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取海内六大邦政艺,豁中华二千载颛蒙(yánméng):取:获得,得到。六大邦:指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主要力量。政艺:政治才能和技艺。豁:通达,明白。颛蒙:愚昧无知。 懦者使强,愚者使智:懦弱的人变得强大,愚蠢的人变得聪明。
【注释】: ①转应曲:唐代教坊曲名。 ②碧玉搔头: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妆用具,用碧玉制成。 ③萧郎:指情人,这里指所爱的人。 ④珊瑚枕畔:珊瑚做成的枕头边。珊瑚,一种珍贵的宝石。 ⑤见:被看见。 【赏析】: 《转应曲》三首是唐教坊曲名。这是第三首。 此诗写一位女子在东风沉醉之后醒来,起身寻梳碧玉搔头的情景。她问身边的“萧郎”:你看见了吗?没有,没有。他只在她的珊瑚枕畔。 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
【注释】 挽张之洞联:指《挽黄鹤楼诗》。黄鹤楼是武昌的名胜古迹,相传三国时孙权曾在此宴请刘备,故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 廿八载身都将相:指张之洞从28岁开始就担任要职。将相:这里指宰相。 行乎中国,达乎四夷:指他的足迹遍及中国各地,声威传遍四方。 平生东阁宏开:指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或“湖北武备学堂”。东阁:即武昌的湖广总督衙门内的东面书房。 主旧学,宾新学:指以旧学为主,新学为宾
诗句解析与翻译: - 能任天下,伊尹庶几,治亦进,乱亦进; 注释: 能够承担起天下的重任,伊尹有如其仁厚,在治理时也能进,在动乱时也能进。 - “能任”指的是有能力承担重任。 -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此处指代有德行和能力的人。 - “庶几”意为“差不多”。 - “治亦进,乱亦进”表达了无论在和平还是动荡的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的意思。 - 不以兵车,管仲之力,如其仁,如其仁;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句式的把握。本诗的翻译,首先要将全诗的意境把握清楚,然后根据诗句中的时间状语、地点状语以及特殊句式如省略句等进行逐句翻译,最后按照注释的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答案】 译文:从科举考试之外评论功名,您是刚直之人;起用为地方长官,升迁至封地疆界之地,凡是兵符所及之处,都为国家谋划长远之计,而朝廷倚重如同长城一般。到五族共和时期,您已请求退休很久了。在师友之中数知心之人
【注释】 东海:指海。狞龙鲊:腌鱼。南山:山名,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有猛虎出没其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友人徐珂的。诗人以东海和南山为题,写自己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说“晨餐东海狞龙鲊”,意谓清晨就吃了海中的美味——腌鱼;“夜草南山猛虎行”则说夜晚就吃了南山上的美味——猛虎之肉。这两句用典,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那种快意的心情
【注释】 门联:挂于门前的对联。 只如此:只此,即只限于此。 已:已经。 过分:过分分,过分多。 要怎么:怎么样能。 方:才、才能。 称心:满足心意。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上句写自己对门联的要求;下句写自己对门联的期望。全诗语言朴素平实,表达了作者对门联要求的严格和对门联的期待之情。 “门联”一作“户对”。 【译文】 只此已是过分,要怎样方才称心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第一句:“中秋夜无月” - “中秋夜”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 “无月”表示没有月亮,通常在中秋节有明亮的满月出现。 - 第二句:“亘古清光彻九州” - “亘古”表示从古代到现在,“清光”指清澈的月光。 - “彻九州”意味着月光覆盖了整个中国。 - 第三句:“只因烟雾锁琼楼” - “烟雾”是指雾霾或其他空气污染物。 -
【注释】 步蟾宫:词牌名。 佳期:美好的日期,指与情人约会的日子。 银筝柱:银质的琴柱。 怎禁得:怎么禁得起。 误:耽误、错过。 梅花开后不归来,更须待、明年飞絮:梅花开后(即春天)不回来,还须等待明年(即第二年)飞絮(柳絮)。 流苏帐:用流苏装饰帐子。 鲛绡雾:鲛人吐沫所凝结成的雾。鲛人传说是水族中的人,这里指女子。 花笑个侬眠处:花儿笑我的睡眠之地。 昨宵梦好欠圆成,到今夜、思量重做
【注释】 浣溪沙:本名“夜合花”,为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上片起二句为过片,以下十句为正格。杏子:指杏花,即杏花初开时。深黄:颜色深而鲜艳,多用于形容花朵的颜色。压软枝:压弯了树枝。日长风细:太阳升高,空气清新。困人时:使人感到疲倦。二年:两年。终日两相思:一天到晚思念不已。蟾玉屡圆:月亮屡次圆满,比喻美好事物反复出现,多次团圆。怜:怜悯。别久:离别的时间很长。鵹:同“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