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应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仲冬雪景的诗。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融情入画,富有生活气息。首联写小至之气弥漫,雪后川原路始分。“小至”即小寒,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七日,此时天气寒冷。诗人描绘了一幅冬日小雪纷飞、大地一片洁白的景象,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颔联写佳节思亲倍感惆怅,野人携酒意殷勤。这里的“佳节”是指冬季的节日,如冬至等。而“野人”则指山野间不事农耕的人,他们通常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振之弟弟报庭的答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朋友分享这份爱好的喜悦。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东郊云物绕平田,自分归耕卒岁年。 - "东郊"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的东部郊外,"云物"是指天空中的云彩和自然景物。"绕平田"意味着这些云彩和自然景物围绕着平缓的田野。 - 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归田园、过上简单生活的打算。"自分"表示他认为自己应该这样生活。 -
晓发宜阳暑雨新霁晚宿宣风馆次韵王阳明 绝壁云开过雨痕,缘江涨涌碧流浑。 溪田决溜疑无径,竹屿笼烟别有村。 暑气趁晴威更烈,客程当午思饶昏。 扶持病体供驱使,未羡江淹赋别魂。 注释: 1. 绝壁云开过雨痕:形容山壁上的雨滴落下后的痕迹。 2. 缘江涨涌碧流浑:描述江水上涨,水流浑黄。 3. 溪田决溜疑无径:指溪边的田地里流淌的小河小溪,好像没有路一样。 4. 竹屿笼烟别有村
【注释】 平越:古郡名,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分司:分司理讼之官,此指县令。夜坐:夜晚办公。雨不绝:雨下不止。鸣泉疏雨:雨声如鸣。高林:高大茂密的树林。此夕:这晚。天涯感慨:对远在天边的事物或人有感而发。箐洞夷獠:指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行处:到处。边城:边防之城,这里泛指戍守边疆的城市。鼓角:军中用以报时和警的号角。虚警:空荡荡的警报。山坼云开:山裂开,云散去。壮怀:豪壮的胸怀。未销沉:不消沉
龚家渡即事 白沙清濑绕江村,槿叶藤花护竹门。 饷妇壶浆依畎亩,野翁蓬跣对儿孙。 雨肥禾稼秋堪饱,俗尚陶匏礼不繁。 安得卜居同栗里,未须多事觅桃源。 注释: 1. 白沙清濑:清澈的水流经过沙滩。 2. 槿叶:一种植物的叶子。 3. 藤花:一种植物的花。 4. 竹门:用竹子做成的门。 5. 饷妇:送饭的人。 6. 畎亩:田间。 7. 陶匏:指陶器和匏瓜,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器皿。 赏析:
泽国秋深烟水饶,依依凉月霁层霄。 一声新雁已萧瑟,万里长空方寂寥。 泽国(指江南一带)在秋天时,烟雾和水气弥漫着,显得格外幽静。我独坐于书房,望着窗外的明月,思绪万千。新来的候鸟已经发出哀鸣,表示它们即将离开。然而,远方的天空仍然宁静而深远。 渐觉井梧团玉露,忽惊园柳脆芳条。 渐渐感觉到井边的梧桐上挂满了一层层晶莹的露珠,突然被一阵微风吹拂,让原本脆弱的柳枝变得坚韧起来,仿佛能承载起更多的重量。
【注释】 城阙:城墙上的楼观,泛指京城。银鞍、红烛:都是形容夜行时车马的装饰物。亲朋连海宇:亲朋如云,遍布四海。便鸿:快马飞鸿,指信使往来。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与俞国昌的宴饮情景。首联“城阙风烟马首东,一樽今夕偶能同。”写诗人和俞国昌在京城的寓所相聚,举杯共饮。城郭间风烟弥漫,诗人的坐骑已朝着东方驰去。这两句写诗人在京城的寓所与俞国昌相聚,饮酒作乐。 颔联“冲泥未怯银鞍险,照夜翻怜蜡炬红
秣陵东下广陵船,一体繁华地接连。 遂有吹箫并仙侣,还同拾翠乱婵娟。 注释:在秣陵的东边,有一艘从广陵来的船,沿途的景色都如此美丽繁华。于是,我遇到了吹箫的仙人和仙女,他们在一起欣赏美景,就像拾到了一片花丛中的蝴蝶一样。风飘过睡着的鸭子,沉香木的火苗在燃烧,太阳斜照下马的鬃毛闪耀着锦绣的色彩。难道是芜城的人看不见这些美景吗?而我却无法真正传达出来,因为我只是一个参军,不能写出真正的辞赋来。 译文
浪沧江 千寻铁锁贯长桥,积翠浮天万壑遥。 人向中流看砥柱,路从平地入岧峣。 未论文教开荒服,已见夷王款圣朝。 鸟语花明迎使节,浪沧江上瘴全消。 【注释】 浪沧江:指广西郁江。 千寻:极言桥高。 文教:即“文化”,这里指中原文化。 峡:指郁江峡谷。 砥柱:指桂林的独秀峰。 岧峣(yáo):形容山势高耸的样子。 开荒:开拓荒地。 款:款待、招安。 瘴:瘴疠。 赏析:
【注释】 坼:崩裂。峰尖台殿:指金山寺。凌风:乘风而上。坐超忽:意谓悠然自得。抱日鼋鼍:形容山势雄奇,像鼋、鼍一样威武。丽象:指佛塔。钟幢:即钟楼、旗杆,都是寺庙中供击打报时的装置。却探:寻访。三岛:指金山的三个小山峰。五州:指江苏苏州一带。 【赏析】 此为一首游山诗。首联写游金山所见的景致;次联写登临之兴;三四联写登高望远之景,并寓含诗人对佛教和道教的看法;末联写对山中胜迹的探访。全诗语言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