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泉疏雨下高林,此夕天涯感慨心。
箐洞夷獠行处有,边城鼓角坐来深。
堂空风入传虚警,山坼云开散积阴。
谩引壶觞看剑佩,壮怀依旧未销沉。
【注释】
平越:古郡名,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分司:分司理讼之官,此指县令。夜坐:夜晚办公。雨不绝:雨下不止。鸣泉疏雨:雨声如鸣。高林:高大茂密的树林。此夕:这晚。天涯感慨:对远在天边的事物或人有感而发。箐洞夷獠:指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行处:到处。边城:边防之城,这里泛指戍守边疆的城市。鼓角:军中用以报时和警的号角。虚警:空荡荡的警报。山坼云开:山裂开,云散去。壮怀:豪壮的胸怀。未销沉:不消沉,未颓废。
【译文】
平越的分司县夜间办公时不断下雨,
山谷中泉水潺潺,细雨纷飞洒在高高的树林里,
这个晚上我不禁感慨起遥远的天涯。
丛林山洞里住着夷人,他们行路的地方处处有,
边城鼓角之声阵阵传来,让人深思不已。
厅堂空寂,风声传来,仿佛听到远处的警报,
山裂云开,积阴消散,一切似乎都变得清晰起来。
我随手拿起一壶美酒,看着剑佩沉思,
尽管年事已高,但豪情壮志依然未曾消失。
【赏析】
《平越分司夜坐》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平越分司县夜晚办公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全诗以“夜”为线索,从白天到傍晚再到深夜,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深沉的画面,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首联“鸣泉疏雨下高林,此夕天涯感慨心。”描绘了一幅山水相映、雨落林间的美景。作者站在高高的山林之中,听着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响,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背后,作者却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不禁感叹道:“此夕天涯感慨心。”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箐洞夷獠行处有,边城鼓角坐来深。”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他发现,自己所在的平越分司县周围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离他很远。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城中的鼓角声越来越响亮,似乎已经达到了高潮。这些细节的描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情。
颈联“堂空风入传虚警,山坼云开散积阴。”则进一步描绘了风雨的变化。当风吹进了空旷的厅堂,发出一阵空洞的声音,就像是有人在敲打着窗户;而当山崩裂开了,云也散去了,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这种变化让作者感到有些惊讶,也有些释然。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困难和挫折,那些痛苦的记忆如今已经被风雨冲刷得干干净净。
尾联“谩引壶觞看剑佩,壮怀依旧未销沉。”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自己坚定的信念。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仍然保持着豪壮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他拿起酒杯,看着手中的剑和佩饰,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期待。他相信,无论未来会面临什么困难和挑战,他都能够坚持下去,直到看到成功的那一天。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平越分司县夜晚办公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平越分司夜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