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应登
晚下摩云岭 晓发皋兰望绝岑,马蹄平步入崎嵚。 林藏积雪地含润,山渺素秋天变阴。 满目烟霏窥幻化,四时嵓壑助萧森。 黄河西畔华夷隔,临眺徒伤万古心。 注释: 晚:傍晚 下:下山 摩(mó):摩挲,触摸,这里指抚摸山峰 皋兰: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境内 绝岑:高峻的山峰 崎嵚(qī qīn):险峻的山峰 林:树林 藏:隐藏 积雪:雪 含润:充满水分 山渺:山峰苍茫,看不见尽头 素秋:秋季
注释: 罗旧驿壁次王子伯安之什 —— 这是诗人在罗旧驿的壁上写下的作品。 辰山沅水瘴溪头,坐爱芳荪赋倦游。 —— 辰州(今湖南辰溪)沅水的源头,瘴气蒸腾的地方,是旅途中休息的地点。在这里,他喜爱起香荪,因为疲倦而作诗。 翠竹含风霜后改,青林背日晚来幽。 —— 翠竹林里,风过霜后,竹子都变得绿油油的了;傍晚的时候,青树林子更显得幽深寂静。 离心巳隔洞庭渚,归梦时过鹦鹉洲。 ——
注释: 东坡月潭寺云泉阁小憩,用壁间韵。 月潭寺:在杭州西湖西南岸孤山东北麓。 息:休息,停留。 云泉阁:位于浙江杭州的一座亭阁,因周围有云泉而得名。 灏穹:指天空。 萝阴蒙翳:指树木枝叶茂密,遮天蔽日。 樵径:指山中小路。 石壁虫兀开花宫:指岩石上的洞穴如同宫殿一般美丽。 俯瞰丹霄下飞鸟,倒听玉溜鸣寒松:从高处向下俯瞰,可以看到飞翔的鸟儿;而从低处向上倾听,则可以听到泉水在岩石上流淌的声音
【注释】 马度洮:渡洮河。河西:指甘肃省的西部,即今甘肃东部一带地区。东复西:指从陇右(今甘肃东南一带)到四川。重冈:重重的山冈。绝巘:极高的山峰。渺:茫茫,广阔无边。晴雪:指雪后初晴的景象。挟纩:抱着新织的丝绵取暖。仍愁犯朔风:仍然忧虑着寒冷的北风。荏苒:指时光流逝,这里指岁月已久。支离:形容体弱多病。岁年穷:一年又一年。窥全蜀:探视全境。拟过徽阳:打算经过徽州(今安徽黄山市)
书驿壁 羌陇西来秋事非,长安东望渺庭闱。 十年故国悲游子,九月寒砧感授衣。 返照入林戎马急,阴云接地雁鸿稀。 莫愁绝塞终难据,闻道中原未解围。 注释: 1. 羌陇:指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 2. 西来:自西方而来。 3. 长安:今西安。 4. 渺:模糊、遥远。 5. 十年:已过去十年,即十年过去了。 6.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7. 九月:农历九月。 8. 寒砧(zhēn):指妇女捣衣时发出的声响
黄鹤楼宴集次答李子承裕之作 原诗: 把酒江楼坐不归,高情向我重相违。 路通滇海人南去,山近衡阳雁北飞。 避世每思詹尹卜,解嘲谁讶子云非。 相将更上层梯立,闲看浮云蔽晚晖。 注释: 1. 把酒江楼坐不归:在江边的楼上坐着,不愿回家。 2. 高情向我重相违:我的情感高远,而你却与我疏远。 3. 路通滇海人南去,山近衡阳雁北飞:道路通向滇海,人们向南离去,山靠近衡阳,大雁向北飞翔。 4.
桃川怀古 注释:桃花盛开的溪流,依然映照着这山野。再也没有人乘坐武陵的小船泛舟。泉水从洞口流出,将仙凡分隔;距离人间遥远,时间似乎更加流逝。不羡慕入山而长生的人,因为避世可以称道贤能。逍遥自在于物外,是我平生的志向,如今遥望丹丘已经心旷神怡,畅然自乐了。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桃花潭后写下的。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认同。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注释】 1. “固原道中”:诗人在前往固原的途中。 2. 旅雁将归:旅雁即将返回家乡。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秋天的庄稼。 3. 边衣八月总羊裘:身穿皮衣,因为天气渐冷而穿上羊毛衣服。 4. 千山摇落无芳草:形容山势险峻、草木稀疏。 5. 万壑奔腾自急流:形容水流湍急,声如雷鸣。 6. 探骑:侦察骑兵。 7. 戍楼:驻守边疆的城堡。笳鼓:古代军乐。 8. 文教:文化教育。 9. 戎机:军事机密。
【注释】 渭南:今陕西渭南。兴亡地:指长安城,即唐都城长安。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写诗人行于秦岭北麓的渭南道中,看到晨光照耀下的树林,显得格外明媚;次句写诗人自咸阳西行,又折向北行,行程已历数日。第三句写骊山环绕着秦宫直至渭水边平川,第四句写渭水萦绕汉畤平原。这两句写景,以明丽之景衬出黯淡之境,突出兴衰之感。五六句写长安城内外景物,言外之意是说长安的旧苑早已芳菲不存,高高的城墙内只有荒芜的禾黍
【注释】1.老子说经台:老子讲《道德经》的讲坛。2.紫气:祥瑞之气。3.函关:古关隘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北。4.玄润:玄色的水珠。 【赏析】这是一首题咏老子说经台和道德经石刻的诗。 首句“伯阳仙去有高台”,点出诗人登台的缘由,是因仰慕老子。老子,即李耳,字聃,又称老聃、李伯阳,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朝守藏室之史,后归隐于洛邑西北的太室山(今河南登封西北),建宫观而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