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清濑绕江村,槿叶藤花护竹门。
饷妇壶浆依畎亩,野翁蓬跣对儿孙。
雨肥禾稼秋堪饱,俗尚陶匏礼不繁。
安得卜居同栗里,未须多事觅桃源。
龚家渡即事
白沙清濑绕江村,槿叶藤花护竹门。
饷妇壶浆依畎亩,野翁蓬跣对儿孙。
雨肥禾稼秋堪饱,俗尚陶匏礼不繁。
安得卜居同栗里,未须多事觅桃源。
注释:
- 白沙清濑:清澈的水流经过沙滩。
- 槿叶:一种植物的叶子。
- 藤花:一种植物的花。
- 竹门:用竹子做成的门。
- 饷妇:送饭的人。
- 畎亩:田间。
- 陶匏:指陶器和匏瓜,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器皿。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龚家渡即景。诗人通过描绘江村、楠叶、藤花等自然景物,以及妇女送饭、老人赤脚面对子孙等社会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生活画卷。
首句“白沙清濑绕江村”,诗人以“白沙清濑”为起兴,描绘了江村的自然景色。这里的“清濑”是指清澈的溪流,而“白沙”则可能是山石或沙滩的颜色。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引出了下文的“槿叶藤花护竹门”。
诗人描绘了妇女送饭的情景。她们带着壶浆(指酒),沿着田间小路,为农民送去食物。这一句诗不仅表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也反映了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亲密关系。
诗人转向描写农村的社会景象。他看到老农们赤脚站在田间,面对着子孙,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农村的自然景观。他写道:“雨肥禾稼秋堪饱,俗尚陶匏礼不繁。”这里的“雨肥禾稼”描述了秋季雨水滋润下的农田景象,而“俗尚陶匏礼不繁”则是说农民们遵循传统礼仪,不追求奢华。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农民的生活习俗,展现了农村淳朴的风貌。
诗人表达了他的向往。他写道:“安得卜居同栗里,未须多事觅桃源。”这里的“卜居”指的是选择居住的地方,而“栗里”和“桃源”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居住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找到一个像栗子里或者桃源一样美好的地方定居下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龚家渡即景,展现了农民的生活乐趣和淳朴风貌。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