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种兰 其十一 注释: 芗泽:香泽,香气四溢。 无为:不要。 慕楚人:羡慕楚国的人(楚辞中屈原自喻)。 梅心:梅花的花心。 剪剪:形容梅花盛开的样子。 荷鬣:荷叶的边缘。 鳞鳞:形容荷叶像鱼鳞一样排列紧密。 留夷:留下一片荒地。 百亩:一百亩地的意思,表示面积大小。 隐秀未能邻:指隐居的才华和品德不能与身边的人相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种兰》诗的一部分。全诗以种植兰花为主题
虫声 一夕秋怀乱,闲阶幽巷中。 愁吟无起止,梧响各西东。 永夜寒钟送,离声细雨工。 羁人心历历,啼尽五更风。 注释: 1. 秋怀乱:秋天的思绪纷乱。 2. 闲阶幽巷中:在宁静的庭院里。 3. 愁吟无起止:无尽的忧愁和吟诵。 4. 梧:梧桐树,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或哀愁。 5. 西东:东西方向,表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6. 永夜:漫长的夜晚。 7. 寒钟送
【注释】 夜坐十首其四:指杜甫在夔州的住所,有“秋月当轩照白毡,长绳拂地珠帘卷”句。深灯火:指室内的灯火通明。书声静掩关:指室内读书的声音很安静。 人易笑:指夜晚月光明亮,易于被外界觉察到,容易引发人的警觉,因此容易发笑。 竹下坐宜闲:指在竹林下坐着很舒服,可以放松身心。 曲巷同幽壑:指曲径通幽,与幽暗的山谷相似。幽壑:指深邃而阴暗的地方。 秋情在远山:指秋天的景色出现在远处的山上。 不教苔积寸
夜坐十首 其二 未到山窗晓,终宵细咏频。 听钟残烛短,看月一床贫。 无伴长如客,孤眠只有人。 吟蕉能和我,淅沥报秋新。 译文: 还没有到达山中的窗户就天已亮了,整夜都在仔细地吟诵着。 听着钟声听着蜡烛的余光逐渐消失,看着月亮只对着一张简陋的床。 没有人陪伴我就像常年在外的游子,独自一人躺在床上。 吟咏着芭蕉的声音可以与我相互呼应,雨点敲打着窗户发出淅沥的声响,如同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赏析:
暮雨山行 入山青十里,围雨更千重。 村埭通泉驿,溪痕上水舂。 蚁封盘古础,龙起卷奇峰。 蓑笠香逾湿,劳歌歇老农。 【注释】 1. 入山青十里:进入山中后,看到一片青葱翠绿的景象,仿佛有十里之遥。 2. 围雨更千重:周围的雨似乎更加密集,层层叠叠。 3. 村埭通泉驿:村庄的码头上有一个通往泉水的驿站。 4. 溪痕上水舂:溪流的水流冲击着石头,发出清脆的声音。 5. 蚁封盘古础
繁芷惭同伍,荒萧畏揽衣。 种兰花丛中,与其他花相比显得有些逊色,荒芜萧瑟的环境让人不敢轻易采摘。 入襌同悉茗,媚露薄蔷薇。 进入佛寺时,与僧人一起品茶,感受着淡淡的香气和露水的清新。 孤格师真隐,灵根悟道机。 我追求的是真正的隐士生活,通过修炼来领悟生命的奥秘。 平生怀古梦,从此意长饥。 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像古代的隐士那样过上清静的生活。然而,我现在的生活让我感到空虚和饥饿
【注释】 夜坐:指诗人夜间独坐书房的情景,“十首”是诗的标题。 数闻:多次听到。 街鼓动:古代传说有神人乘龙驾鼓风而行,所以这里借指听到打更的声音。 鸦亦话更深:乌鸦也说天黑了。 茶灶:煮茶的火炉,此处代指作者的书房。 秋冷:秋天天气渐凉。 空山:空旷的山。 学书:学习书法。 丰柿叶:指用柿子叶作为笔砚。 增月:指月光增加了。 汰桐阴:指用桐树的叶子遮阳,即“以竹为帘”。 此巳:这个时刻已经。
夜坐十首 其三 注释: - 哀蛩应善叹:哀鸣的蟋蟀仿佛在叹息。 - 不尽为秋风:无法阻止秋天的到来。 - 独宿清宵远:一个人在寒冷的夜晚,远离亲人。 - 高斋暮雨同:在高高的书房中,听着外面的雨声。 - 吹灯离梦黑:吹灭蜡烛,离开梦境,天已变黑。 - 警鹤小亭空:警惕着的鹤站在空荡荡的小亭子前。 - 客思阑于夜:夜深了,思念之情更加浓重。 - 凄凄萧寺中:凄凉的氛围笼罩在寺院里。 赏析:
【注释】 竟:完。龙隐:传说中神龙潜藏,比喻隐居。忘机:忘却世俗的纷扰。觉:醒悟。伸:舒展。不眠人:无法入睡的人。 【赏析】 此诗写秋日夜晚独坐时的心境和感受。首联写自己独坐在空馆里,直到天明,感到孤独寂寞;颔联写听到窗外树鹊的叫声,看到灯下的史书记录,更觉得孤独凄凉;颈联写在这样清冷、寂静的环境中,我不禁想起隐居山林的神龙,忘却世间一切的烦恼,让鸟儿自由自在地展翅飞翔;尾联写夜幕降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坐·其十》的原文和翻译。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阛阓西风里,空城犬吠幽。” - 阛阓(wú hài):古代城市的商业区。 - 西风:指秋风,秋季的风。 - 空城:形容人迹罕至,没有居民居住的城市。 - 犬吠幽:指在僻静、安静的环境中,偶尔传来狗叫声。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空城之中,感受到西风中传来的犬吠声,显得格外幽静。 第二句:“早潮知月落,孤枕识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