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闻街鼓动,鸦亦话更深。
茶灶知秋冷,空山是客心。
学书丰柿叶,增月汰桐阴。
此巳堪幽寄,何烦慕竹林。
【注释】
夜坐:指诗人夜间独坐书房的情景,“十首”是诗的标题。
数闻:多次听到。
街鼓动:古代传说有神人乘龙驾鼓风而行,所以这里借指听到打更的声音。
鸦亦话更深:乌鸦也说天黑了。
茶灶:煮茶的火炉,此处代指作者的书房。
秋冷:秋天天气渐凉。
空山:空旷的山。
学书:学习书法。
丰柿叶:指用柿子叶作为笔砚。
增月:指月光增加了。
汰桐阴:指用桐树的叶子遮阳,即“以竹为帘”。
此巳:这个时刻已经。
堪幽寄:可以幽静地居住。
何烦:何必麻烦。
慕竹林:羡慕竹林。晋代阮籍曾作《咏怀》八十二首之四十一,其中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句。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五言诗。
首联:“数闻街鼓动,鸦亦话更深。”诗人坐在书房中,听到外面传来打更的声音,于是又想到天色已晚,连乌鸦都开始说话了。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深夜的寂静与深沉的思绪。
颔联:“茶灶知秋冷,空山是客心。”诗人点明自己身处在深山之中,而此时正是秋深时节,天气转凉。诗人通过写自己对茶灶和空山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以及内心的感慨。
颈联:“学书丰柿叶,增月汰桐阴。”诗人继续描写自己的处境,说自己在书房里面学习书法,用柿子叶做笔砚,用桐树叶遮阳。这里的“学书”和“丰柿叶”都是象征性的写法,寓意着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此巳堪幽寄,何烦慕竹林。”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他认为在这个时刻,他已经能够很好地享受孤独的生活,无需再去羡慕那些追求功名富贵的人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