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斋频剪烛,注易对襌公。
箬笠千山熟,蒲团万事空。
诗情生雁后,士品寄琴中。
绿蚁萧萧引,孤梅与我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夜坐十首》。这是第八句:“幽斋频剪烛,注易对襌公。箬笠千山熟,蒲团万事空。”
注释:
- 幽斋:指诗人隐居之处,幽静的书房。
- 频剪烛:多次剪烛照明,表示深夜苦读。
- 注易:《周易》又称《易经》,是一部占卜书。
- 襌公:佛教中的菩萨。
- 箬笠:一种用竹片编成的帽子。
- 千山熟:形容山路遥远,经过无数山峰。
- 蒲团:一种佛教中供人打坐修行用的草垫子。
- 士品:指人品。
- 绿蚁:酒面上泛起的绿色泡沫,这里比喻诗情。
- 孤梅与我同:孤独的梅花与诗人相伴。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贾岛夜深人静时苦读的情景,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幽斋频剪烛”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同时,“注易对襌公”一句,既表明了他阅读《周易》的决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箬笠千山熟,蒲团万事空”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之间、草垫之上,沉浸在诗意世界中的悠然自得。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对心灵自由境界的追求。最后,“诗情生雁后,士品寄琴中”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人格品质巧妙融入诗句之中。这里的“诗情”,不仅指的是诗歌创作的热情,更是指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而“士品”,则是诗人对自己品德修养的期许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贾岛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