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镐
诗句: - 秋怀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译文: 此诗以秋日的思绪为题,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景色却心绪黯淡的感情。首句“节物岂不好”反问秋令风物的美好,而“秋怀何黯然”则点出自己热爱自然却又心生哀叹的矛盾心情。接下来,“西风酒旗市”,描绘了秋日里街头酒旗随风招展的热闹景象;“细雨菊花天”
【注释】 1. 贺兰:山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贺兰山是古代北方的一道天然屏障。 2. 焉(yan)平虏城:即古之焉耆国故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 3. 夏元昊(huáo):西夏王朝的创始人。 4. 焉平虏城北:指位于夏元昊避暑宫所在地的北侧。 5. 汉卫青大将台:汉朝时期著名将领卫青曾经在此驻守并建立过一座大型的军帐。 6. 千队:形容队伍庞大。 7. 毳(cuì)幕
谒武侯祠 锦江十里锦城东,丞相祠堂暮霭中。 鱼水君臣看定鼎,龙蛇风雨走虚宫。 参天老柏巢双鹤,落日长桥饮断虹。 一自杜陵题洒后,直令千载泣英雄。 注释: - 锦江:指流经四川成都的锦江河。 - 锦城:即成都,古称锦城。 - 丞相祠堂: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 鱼水君臣:比喻君臣关系如同鱼水一般亲密无间。 - 定鼎:指建立王朝、确立国运的意思。 - 龙蛇风雨:比喻变幻莫测的政治局势。
【注释】: 才报羌戎息鼓鼙,又闻飞檄急朱提。 蕃宣西去蛮烟净,剑戟回看雪岭低。 番部但思蜀相国,偏裨还忆谢征西。 点苍不让燕然石,一柱天南可并题。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开头二句为第一联:“才报羌戎息鼓鼙,又闻飞檄急朱提。”意思是说:刚刚听到羌戎停战的消息,又有飞传的紧急文书送到了朱提(今贵州遵义)
玉沙草堂 一望平皋翠雨流,虚堂睥睨碧沙头。 湘江兰芷明于玉,泽国楼台迥似秋。 坐里芙蓉开列嶂,尊前瑶草散芳洲。 玺书无奈频催起,猿鹤窥人怅别愁。 注释: 1. 玉沙草堂:在长沙西面的岳麓山上。 2. 翠雨流:指春雨细如烟,滋润着大地万物。 3. 虚堂睥睨碧沙头:形容草堂的空阔和高耸入云的气势。 4. 湘江兰芷明于玉:形容湘江边的兰花香气扑鼻,如同晶莹剔透的玉石一样。 5. 泽国楼台迥似秋
【注释】 1. 出师南征:指诸葛亮出兵南征孟获,平定南方。 2. 渡泸河道经白马堡:指诸葛亮大军渡过金沙江,经过白马堡。 3. 登晒经台:指诸葛亮登上晒经台。 4. 九月严霜晓渡泸:指九月的早晨,诸葛亮率领大军渡过金沙江。 5. 征南十万握兵符:指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南征。 6. 天垂竺国连真塞:指天垂下竺国,连接着真正的边塞。 7. 檄过牂牁问笮都:指刘备派使者去质问孟获。 8. 象教西来传白马
飞练亭 百丈飞泉下翠峦,孤亭爽气到凭栏。 吹来半壁银河水,泻出长天碧海澜。 五月炎蒸过鸟道,千山雾雨起龙蟠。 玉毫曾入长生殿,此地虚疑近广寒。 注释: 1.飞练亭:指位于飞练山的亭子。练,一种细长的丝绸或丝织品。 2.百丈:形容飞练亭的高度。 3.翠峦:青绿色的山峰。 4.孤亭:单独的亭子。 5.吹来:风带动着。 6.半壁:一半的山壁。 7.银河水:天上的银河之水。 8.泻出:从高处流下。 9
【注释】 百尺楼:在成都城北,相传为汉代陈宠所建。荀氏,即东汉荀悦之门第。唐人称荀氏为“陈荀里”。 太微:星名,又称天极星。 珠玑:比喻珍珠和美玉。 龙章:喻指帝王的诏书。 奕世:历世;几代。 汉州:四川汉州,今属成都市。汉水在此入江。 练:白绢。 辉:光辉。 竞:争着。 说陈荀里:赞美陈宠的门第。 数:与“不数”相对。 城南傍帝畿:意谓陈宠家在城南,而皇帝住的地方在皇宫附近。 【赏析】
诗句释义: 1. 西望屏山翠几重 - 描述从远处望向屏山,山峰层层叠叠、绿意盎然。 2. 丈人遥在最高峰 - 形容屏山的高峻,以及作者与山的亲近感。 3. 玉台碧映云台月 - 比喻屏山如同天上的仙境一般。 4. 剑阁青连锦阁松 - 形容剑阁和锦阁的景色如青葱相连,生机勃勃。 5. 绝顶振衣孤吹起 - 描述登上山顶后,风吹起衣摆的场景。 6. 清秋染翰赤霞封 - 秋天的气息染红了笔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游万州岑公祠》。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天开洞壑倚层湍,见说周人自考槃。 (天开洞窟,山壑间云雾缭绕;倚靠在层层湍急的流水旁。听说这里是周代的贤人曾修炼的地方。) 2. 瑶草岁深凝作石,流霞春暖液为丹。 (瑶草年久积累成了石头,春天温暖的阳光使得流霞化为红色的液体。) 3. 峰头鹤度三山渺,江上涛飞两月寒。 (山峰上,一只仙鹤飞过,仿佛跨越了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