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
诗句 秋夜词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译文 在秋夜里,我独自感受着深深的忧愁,这些忧愁来自于远方的山川和近处的树木。它们似乎都在诉说着我心中的悲伤和怨恨。月亮被乌云遮挡,无法照见我们共享的那片天空。 注释 1. 愁生山外山:因国破家亡而感到的深深忧愁,仿佛连远处的山也能感受到这种忧愁。 2. 恨杀树边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强烈愤怒,恨这些树木的存在
【注释】 效孟郊体七首:效法孟郊的诗作。弱柏:指柏树。不受雪:不耐寒,不能承受积雪。零乱苍烟根:指柏树在风中摇曳,叶子飘落如烟雾一般,根部零乱。尚馀粲粲珠:仍然有几颗晶莹剔透的果实。点缀枝叶繁:用晶莹的果实点缀着繁茂的枝叶。小榻如僧床:指矮小的床像僧人的床一样简陋。莓苔痕:指床底下长满了青苔。不敢言:因为害怕冒犯了神灵而不敢言语。莓苔傥可食,咽雪待朝暾:也许这些青苔能够食用
注释: 修月山人吃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热。 吴刚生愁树合创,毫飘玉斧高枝折。 此时待罪扣帝庭,素娥骑蟾涕泪零。 月中落子如雨星,至今收拾无六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月宫景象的诗,通过对月亮、星星、仙女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月宫世界。 第一句“修月山人吃玉屑”,描绘了月亮上的人正在品尝玉屑的情景。这可能意味着月宫中的人生活得非常舒适,他们的食物都是由玉制成的。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闺中玻黎盆,贮水看落月。” - 关键词:玻黎、贮水 - 注释:在闺房中放置的玻璃盆,用来储存和观察月亮。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静谧的家中,使用一个透明的玻璃器皿来观赏天空中的月亮。这种细节描写增加了诗句的诗意和画面感。 第二句:“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 - 关键词:看月、看日、从此出 - 注释:同时观察月亮和太阳
【注释】 故人:指僧人。隔天风:被风吹得看不见。海水吹不立:形容海水波涛汹涌,难以立定。聊(liáo)将尘渴心:暂且让尘世的烦恼之心得到解脱。山中汲(jí):去山中打水。暝(míng)翠雾露湿:傍晚时雾气蒸腾,露珠沾湿了树叶。唯应:只有应当。鸡犬深:指在深深的山林里。听经入:听到和尚念经的声音。 【译文】 我与故人分别在天涯,相隔万里风也吹不动。 只能让尘世的烦恼之心得到一时的解脱
越禽惜羽毛,不向恶木栖。 木奴重逾淮,爱尔巢其枝。 巢枝不食实,中有二老棋。 乳子月明中,梦绕东南飞。 一、逐句翻译与注释 1. “越禽惜羽毛, 不向恶木栖”:这两句诗描述的是越鸟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愿意栖息在恶劣的树木上,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环境的珍视。 2. “木奴重逾淮, 爱尔巢其枝”:这里的“木奴”可能指的是某种树或植物,而“重逾淮”则表明这种植物的生长范围超过了传统的生长界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董孝子墓》。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修修古孝子,家移来水旁。 注释:这里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名叫董孝子,他的家族因为迁移而来到了河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董孝子家族的迁徙和背景,为读者提供了故事的背景信息。 2. 母病食此水,母死葬其乡。 注释:母亲生病时喝的是这里的水,母亲去世后被埋葬在故乡。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思念
无题 天风下黄叶,山树挂绿蓑。 注释:天上的风带来了秋天的黄叶,山上的树披上了绿色的蓑衣。 世情逐流水,东去无回波。 注释:世间的人情如同流水般流逝,向东而去再也没有回来的迹象。 可与语人少,不成眠夜多。 注释:能够和我一起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夜晚辗转难眠的时间越来越多。 湿云黏短发,漂泊奈愁何。 注释:潮湿的云雾粘在头发上,我无法摆脱这种漂泊之苦,又怎能忍受这无尽的忧愁呢
诗句释义: 1. 手持菖蒲叶,洗根涧水湄:描述了用菖蒲叶清洗根部的动作,并提到是在涧水的旁边进行。 2. 云生岩下石,影落莓苔枝:描述了云朵在岩石下方生成,以及影子落在莓苔和树枝上的景象。 3. 忽起逐云影,覆以身上衣:形象地描绘了忽然间云雾升起跟随云影的动态场景,随后被云影覆盖身体,仿佛衣服被穿上了。 4. 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表达了菖蒲不等待,随着水流流向溪谷的意象。 译文:
【注释】 效孟郊体七首 其二:效仿孟郊的诗体。孟郊,唐代著名诗人,以写短章小什著称于时,其诗风格沉郁顿挫。此篇是作者仿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效孟郊体”,即模仿孟郊的风格和形式。北地,指北方。参,即人参。日不至,指长时间没有收到回信。 悠悠荒郊云,背植足阴气:漫长的荒郊上空飘浮着云朵,脚下生长着草药。悠悠,漫长的样子。荒郊,荒凉的郊外。云,指云朵。脚阴气,指草药。阴气,这里指草药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