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卜算子·辛亥岁始春 作者:苏轼 数点岁寒心,百尺苍云覆。落尽高花有好枝,玉骨如诗瘦。 卧影近池看,露坐移尊就。竹外何人倚暮寒,香支和衣透。 注释: 1. 岁寒心:指梅花。 2. 百尺苍云覆:形容云层厚重,遮天蔽日。 3. 落尽高花有好枝:指梅花已经凋零,只剩下枝条。 4. 玉骨如诗瘦:形容梅花的枝干像玉一样美丽,但瘦得像诗一样。 5. 卧影近池看:指在池塘边上静静地欣赏梅花的影子。 6.
【解析】 1. 辛亥岁:指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作者26岁时。 2. 邓尉诸山:在苏州西郊,相传为晋代僧人慧理讲经处,后建有“飞来峰”,是游览胜地。 3. “雨雪载涂”句:意思是说作者因怕寒冷而未去观赏梅景。 4. “一丘一壑”句:意思是说作者自认为比山水风景要美得多。 5. “伧歌”句:意思是说作者认为作不出像白居易那样雅丽的诗歌。 【答案】 卜算子(其一) 辛亥岁初春
卜算子·辛亥岁始春 【注释】: ①瑶步起仙尘:步履轻盈如踏仙境。 ②钿额添宫样:额头上镶嵌的玉饰,形似宫殿中的装饰。 ③一闭松风水月中:形容梅花在松树和山泉的环绕中开放。 ④盛迹成追想:昔日美好的景色已成追忆。 ⑤夜夜青禽唱:夜晚有鸟儿鸣叫。 【赏析】: 《卜算子·辛亥岁始春》,此词为作者于1909年(辛亥)年初春,与友人相约赏梅邓尉诸山,因怕寒冷未能赴约时,追忆山中旧游而作。全词以梅花为题材
卜算子·辛亥岁始春 辛亥年春天开始时,老朋友相约乘船去邓尉诸山看梅花。雨雪载途,我因害怕寒冷而没有出行,于是想起当年山中寻春的旧游。现在用白石道人《梅花八咏》为题目来作和诗,一丘一壑自认为超过了他的作品,如果自己有作品的话,那就只有庸俗的歌儿了。 初月散林烟,近水明篱落。昨夜东风犯雪来,梦地春抛却。 初升的月亮洒下清光,林间飘起轻雾。水边的栅栏沐浴着月光显得更加明亮。昨日夜里东风吹过
【注释】 辛亥:宋太祖年号。邓尉:今江苏无锡市西南,有著名的“邓尉山”。梅花八咏:唐白居易所作《白石诗》中有《咏梅》、《咏松》、《咏竹》、《咏菊》、《咏海棠》、《咏酴(tú)荼》、《咏石榴花》、《咏白头翁》。因借指《梅花八咏》。自谓过之:自以为比《梅花八咏》写得好。一丘一壑:形容隐居的生活环境。 【赏析】 此词为作者应友人邀请观梅于邓州诸山时作,与白石道人《梅花八咏》相酬答之作
卜算子·辛亥岁始春 作者:吴文英 辛亥岁始春,故人治舟相约观梅于邓尉诸山,雨雪载涂,余以畏寒不出,因忆山中讨春旧游。次韵白石道人“梅花八咏”以示同志,一丘一壑自谓过之,若所作则伧歌无复雅句也。 低唱暗香人,旧识凌波路。 译文: 低声歌唱着香气四溢,那是旧日相识的凌波仙子走过的路。 注释: 凌波:指女子步履轻盈,如在水上行走一般。 白话翻译: 低声歌唱着香气四溢,那是旧日相识的凌波仙子走过的路
【注释】 ①帘卷海棠风,门掩梨花雨。——帘子被风吹起,门上挂着梨花的雨。 ②燕子香巢傍画梁,软语和侬絮。——燕子用香巢傍在绘有彩饰的屋梁上,还轻声细语和我说着话。 ③来也为谁来,去也由它去。秋至无情不恋家,悔煞留伊住。——我来到这儿又是为了谁呢?秋天来了,我无心留恋这里,后悔当初留住他在这里。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发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词的开头两句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 密意乱,情深似丝。别泪浓如酒。眉上青山脸际霞,春色消瘦人。 去时言,相约在梅开后。风信今已过海棠,何时重归来? 【赏析】 《卜算子·咏梅》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此词上阕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深切,下阕写女子对春天的留恋与盼望。全词情感缠绵悱恻,意境幽远空灵。 首句“密意乱如丝”写女子内心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她心里想说的话像乱丝一样缠绕在一起,难以表达出来。“别泪浓于酒”
卜算子 一样风和雨,各样愁人听。楼外垂阳楼上人,同是恹恹病。 低掩水文窗,莫把栏杆凭。昨夜西风今夜寒,瘦却釭花影。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属于中调,双调六十字。 一样风和雨:比喻风雨相同。 各样愁人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 楼外垂阳楼:指夕阳从窗外映入。 同是恹恹病:都像是有病的样子。恹恹,形容心情郁闷。 低掩:轻轻地关闭。 水文窗:雕饰花纹的窗户。 莫把栏杆凭:不要靠在栏杆上。
丹岭凤凰儿,爱集梧桐树。百尺宫墙一苑花,子见流莺度。 注释:①丹岭: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凤凰儿:指凤凰,这里借指女子。③梧桐树:落叶乔木。④百尺宫墙:高大的城墙,这里借指宫廷。⑤子:你。⑥流莺:黄莺。⑦羞:害羞。⑧画蛾眉:画上弯曲的眉毛。⑨宛转:形容举止妩媚,多情。⑩邀莲步:邀请人走路时轻慢地迈步。⑪云和:琴名,相传为黄帝所造。⑫还宿空房去:晚上回到空房子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