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过湖西,曾载双崦雪。踏叶寻花到几峰,古寺诗声彻。
林卧共僧吟,树老无花折。何必桃源别有春,心境成孤绝。

【解析】

  1. 辛亥岁:指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作者26岁时。
  2. 邓尉诸山:在苏州西郊,相传为晋代僧人慧理讲经处,后建有“飞来峰”,是游览胜地。
  3. “雨雪载涂”句:意思是说作者因怕寒冷而未去观赏梅景。
  4. “一丘一壑”句:意思是说作者自认为比山水风景要美得多。
  5. “伧歌”句:意思是说作者认为作不出像白居易那样雅丽的诗歌。
    【答案】
    卜算子(其一)
    辛亥岁初春,故人治舟相约观梅于邓尉诸山,雨雪载涂,余以畏寒不出,因忆山中讨春旧游,次韵白石道人梅花八咏以示同志,一丘一壑自谓过之,若所作则伧歌无复雅句也。
    一棹过湖西,曾载双崦雪。踏叶寻花到几峰,古寺诗声彻。
    林卧共僧吟,树老无花折。何必桃源别有春,心境成孤绝。
    译文:
    辛亥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天,友人邀请我乘船去邓尉诸山游玩赏梅,途中大雪封路,我因为怕冷没有去。因此想起以前在山上赏玩梅花时的情形,便作了这首《卜算子》。
    我乘坐小舟驶过湖的西边,曾经载着双岭上的雪。踩着树叶寻找梅花走到几座山峰,古寺的钟声传到耳边。
    我们一同躺在树林里和僧人吟诗,树已经老得没有花可以折了。为什么要去桃花源那里欣赏别致的春景呢?我的心境变得孤独极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