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愁地,说与沧江旧曲谁重理。
纵翠纱笼句,白雪笑我,仙才空费。
又故山归后,残春事与浮名委。
镇断送明日,陌上看花闲泪。
向清波底。
见文章、流锦名花,诉尽东风,零落旧味。
堪嗟冶叶倡条,傍凡门、艳数桃李。
恨迢迢,拌玉剑埋云,金刀断水。
料得西楼月,窥人还自憔悴。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南宋时期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爱情和友情的深刻反思。
诗的开篇“还京乐”三字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透露出一种怀旧、忧伤的情绪。接着,诗人以“放愁地,说与沧江旧曲谁重理。”来表达他对过去的追忆。沧江旧曲,指的是他过去的生活,而“重理”则表示对那些逝去的时光的留恋。这里的“沧江”,既是指代词,又暗指诗人曾经生活过的江河,寓意深远。
“纵翠纱笼句,白雪笑我,仙才空费。”这几句诗描述了诗人对于才华被浪费的无奈和悲哀。翠纱笼句,象征着他的才华如同被翠纱包裹的诗句,虽然美丽却无法传达出来;白雪笑我,则是形容他的才华如同白雪一般纯洁,但却被世人所忽视。“仙才空费”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遗憾和失落。
诗人转向对故乡的描写。“又故山归后,残春事与浮名委。”这里的“故山归后”,指的是诗人回到故乡后的种种感受和遭遇。“残春事与浮名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这里的“残春”和“浮名”都带有时间流逝的含义,暗示着诗人对于时光的珍惜和对于名利的淡漠。
诗人转入对自然美景的描绘。“镇断送明日,陌上看花闲泪。”这里描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心境。他希望将这种美好的情感延续到明天,但在看到花的时候却不禁落泪,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感伤。
诗人转向对友人的思念。“向清波底,见文章、流锦名花,诉尽东风,零落旧味。”这里的“清波底”指的是清澈的流水之中,暗喻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观察流水中的锦花,诗人似乎能够感知到它们的美丽与悲伤。这里的“诉尽东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通过言语来传达自己的心意。
这首诗通过对时光、友情、爱情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和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反思;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也有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怀念。这些主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