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泽
濯缨阁会李巨川张伯初小酌 汨汩出齐郡,悠悠下广川。 子城丛灌木,官阁俯清涟。 野兴飞凫外,狂歌落日前。 新亭风景别,不用泪潸然。 注释: 1. 汨汩:水流缓慢的样子。 2. 齐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楚国大夫屈原被贬至湘南时,曾“不忍见故都之公卿”,“怀其国其民”而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江边建有汨罗君庙。此处泛指汨罗江。 3. 广川:大河。 4. 子城:古代城市中较小的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条翻译及注解: 1. 舟下扬子江 - 译文:船只驶过扬子江。 - 注释:扬子江,即长江在南京段的别称。李益可能从扬州(当时的南都)出发,沿着长江而下至金陵。"舟下"表明了诗人正乘坐船只顺流而下。 2. 咄咄南登江上台 - 译文:船行至江边的高处,夕阳西下,显得格外凄凉。 - 注释:南登台,可能是一个位于江边的高地,诗人登高望远
王茂才山亭宴集 爱尔草亭静,青春聚薜萝。 药栏明客眼,花径绕童歌。 译文: 在安静的草地上搭起小亭,聚集了年轻的人们。 明亮的药栏映入他们的眼睛,花坛小路围绕着孩子们的歌声。 酒杯落地,溪风轻拂,山深野翠,微醺中漫步,蕙带随风飘扬。 注释: 1. 草亭:指搭建起来的临时住所,多用于宴会、集会等场合。 2. 爱尔:可能是地名或人名,这里用作诗中的修饰词,增添了几分诗意和亲切感。 3. 薛萝
昌平怀古 秋早边城无伏暑,夜深庭树起凉风。 月明乌鹊羁栖地,天迥关山感慨中。 抗疏深悲刘谏议,荒村犹祀狄梁公。 年光荏苒身岑寂,聊采蘋花慰转蓬。 注释:昌平怀古 秋天的早晨边城没有炎热,夜晚庭院中的树木吹起了凉风。 月光明亮,乌鸦在停宿的地方栖息,天空遥远,关山让人产生感慨。 深深哀悼刘谏议,荒废的村庄仍然祭祀着狄梁公。 人已年老,我独自一人感到孤独和寂静
诗句:返照明春湖,片帆轻烟里。 译文:夕阳下,我泛舟回到明春湖上,只见一片轻烟中的小帆悠然自得。 注释:返明:太阳西下,天色渐暗,故称返明。春湖:地名,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片帆:指一叶小舟。轻烟里:水面上弥漫的轻雾中。 赏析:林春泽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日落时分在明春湖畔泛舟的景象,通过“返照明春湖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登天华山 - 描述登上华山的壮观景象。 2. 函谷青牛岁月寒 - 比喻时间的流逝,岁月如青牛般缓慢。 3. 小华惆怅白云残 - 表达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惆怅。 4. 香垆画省空回首 - 形容过去的回忆如香炉般温暖,而回忆的地方却空无一人。 5. 旅鬓秋霜未挂冠 - 形容旅途劳顿,但志向未改。 6. 何处佩环风外响 - 暗示寻找归途,希望在风中听到故乡的消息。 7.
【诗句注释】 志士:有志向的人。 惜流落:怜惜自己沦落失意,不得志。 故山:故乡。 名高下第日:名声很高,却连考不上。 心苦上书时:心里非常痛苦,因为屡次上书,但未被采纳。 一黜(chù )归何晚:一旦罢黜,归家又有何迟? 群奸:指朝廷中的奸佞小人。 死已:已经死了。 岂知朝代别:哪里知道朝代已换了。 朝代别:朝代更迭。 【译文】 有志之士可怜自己的落魄,故乡还有祠堂。
宿青县公署 江亭寒色净,夜榻水光连。 远意青山外,孤心白月前。 生涯真泛梗,客路又穷年。 深坐烧官烛,闻鸡独不眠。 注释:我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在江边的小亭子中过夜。晚上,我在江边的床上躺下,看到江水波光粼粼,映入我的眼帘。 我眺望着远方的青山,心中充满了对它的思念。而我的心却像一片孤独的月亮,静静地悬在空中。 我的一生就像一条漂浮不定的小船,不知该往哪个方向驶去
【注释】 山阿:山的北面。 篁(huán)竹:一种竹子,青翠而修长。 清籁:指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鸟鸣声等。 阴:树木枝叶茂盛的地方。 石磴(dèng):台阶。 【赏析】 《草亭闲望》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描写了作者在草亭中闲望时所见景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首联写草亭之高。草亭建于山的南边,视野开阔,可以眺望远方的尘世之外
诗句如下: 青山高阁故人家,流水春深泛落花。 欲问鹿门何处是,白云相对葛巾斜。 译文为: 青山高耸的阁楼属于故人之家,春日里的流水轻泛着落花。 想要问这鹿门山究竟在何处,只见那白云悠然自得地相对着葛衣。 赏析如下: 该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通过描绘青山、高阁、流水、落花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通过“白云相对葛巾斜”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