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舆
白下春游曲七首 白马金鞍游冶郎,醉携红袖上梅冈。 银钿金雁春风里,指点江山坐夕阳。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冶公子骑马游览的场景。他身着华丽的马衣,手执银饰和金制的雁形装饰品,在春天的微风中翩翩起舞。 - 诗人通过“指点江山”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 -
白下春游曲七首 双飞蛱蝶恋青莎,逐队流鱼泛碧波。 共买杏花村里酒,来听桃叶渡头歌。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游览南京时所见的景象和心情。 - “双飞蛱蝶恋青莎”形象地展现了蝴蝶飞舞的生动场景。 - “逐队流鱼泛碧波”则形容鱼儿在清澈的湖中畅游的场景。 - 通过“杏花村”、“桃叶渡”等地点名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 本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中的意思,然后分析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最后结合诗人生平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评价。本诗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答案】 译文:我是一位客居建康城的客人,在建业城白门下观赏过许多次花和月,可是我们没有在一起同行过。自从离开家乡,到了穷海之外,青春也就停止了,眼前看到的只有长天暮霭、荒草。乡愁更让我讨厌了,因为耳畔不时传来流莺的啼声
下面是对《幽居五首》逐句的解读: 1. 诗句释义: - 仄径丛残草:小路旁长满了杂草。 - 颓垣倚细花:颓败的墙边靠着细小的花朵。 - 青鞋寻社远:穿着青色的鞋子去寻找远方的村落。 - 皂帽任风斜:戴着黑色帽子任由风吹。 - 院静添秋色:院子静谧增添了秋天的气息。 - 窗虚驻晚霞:窗户空着,晚上的晚霞停留在窗前。 - 荷蓑翻豆圃:穿着斗笠在豆田里劳作。 - 把酒问渔家:拿着酒壶向捕鱼的人询问。
【注释】 幽居五首:指五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 凉风歌蟋蟀,秋日赋闲居:秋风中蟋蟀鸣叫,秋天里赋闲于居舍之中。 酌醴愁心薄,谈空俗累虚:饮美酒以解忧愁,却反而使心灵更加空虚。 果悬随鸟啄,诗罢命儿书:悬挂在树上的果实被飞鸟啄食,写完诗便让儿子诵读。 何必颜渊氏,当年独晏如:为何还要效法颜回那样,当年独自悠闲自在呢? 【赏析】 《幽居五首》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的一组写景抒情诗。此作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仙郎乞假白云司 暂向东林问远师 仙郎请假白云司,暂向东林问远师。 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 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 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杯。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宿于栖霞寺云谷僧房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如“仙郎”、“白云”和“东林”,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寻找精神寄托的追求。诗句中的“秋露”
幽居五首 老去成疏懒,诗书性独偏。 闲看扬子赋,细读《马蹄篇》。 绿水偶垂钓,青山忽在前。 不愁金错罄,时有卖文钱。 注释: 1. 老去成疏懒: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疏离和懒散。 2. 诗书性独偏:我特别喜欢读书和写诗。 3. 闲看扬子赋:闲来无事时,我常常阅读《扬子法言》这样的文学作品。 4. 细读《马蹄篇》:仔细地阅读了陆机所作的《马驖篇》。 5. 绿水偶垂钓:在绿色清澈的河水中偶尔垂钓。 6
【注释】 凤凰台:相传为项羽自刎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草如烟:指草木繁茂,绿意盎然。 红妆:古代妇女的化妆方法之一,用胭脂等涂在脸上和眉毛上,使其显得红润娇艳。娇可怜:形容女子美丽可爱。 彩袖:彩色丝织的衣袖。 金钿:镶嵌有金属或珍珠的发饰。 【译文】 凤凰台上草色浓,两两相望娇艳如花。 笑中取乐折桃花,醉后攀爬柳树旁。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春日里人们在凤凰台上的欢乐时光
幽居五首 篱落豆花满,阶除苍藓多。 微云翻早雁,轻雨滴寒莎。 负手看青竹,牵衣爱绿萝。 萧条扬子宅,独酌有长歌。 【注释】篱落:篱笆。 豆花:豌豆花。 阶:台阶。 青竹:指竹子,这里借指友人。 扬子宅:扬雄的故宅,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译文】 篱笆外满地豌豆花,台阶上长满了青苔。 早晨的云彩翻飞着大雁南飞,细雨点洒在寒冷的莎草上。 我手执拐杖看着青青竹林,拉着朋友的衣角喜爱着绿色藤萝
这首诗是李白《白下春游曲》中的一首。 江南春暖杏花多,满地绿阴铺径转。 注释:春暖花开的江南,到处都是盛开的杏花。满地的绿色植被覆盖着小径,让人感觉像是在绿色的隧道中行走。 拾翠寻芳逐队过。 注释:人们争相追逐春天的美丽,像一群小鸟一样快乐地走过。 满地绿阴铺径转,隔枝黄鸟近人歌。 注释:满地的绿叶如同地毯一样铺满了小径,让人忍不住想要停下来细细欣赏。而那些在树枝上唱歌的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