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元逊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诗歌的内容、语言表达(手法)、结构、情感几个方面入手。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红袖乌丝失酒,金钗银烛销春”,这两句是说,红袖美女的乌丝帕已染上醉人的酒气,金钗、银烛也消溶了满园的春色。这里以美人醉酒、烛灭春去作比兴,暗喻诗人的壮志难酬、英雄末路。“柳边桃下复清晨,帽风回马旋,扇雨拂花情”
这首诗的译文是: 背人西去,一莺啼鸣。拍手还惊百舌飞。浅雨微寒春天有思,宿妆残酒欲忺时。 鵁鶄浪起蒲茸暖,翡翠风来柳絮低。故遣苍头寻杏子,凭肩小语只心知。 注释: 瑞鹧鸪:指一种鸟类,也称为“山鹧鸪”。 拍手还惊百舌飞:百舌鸟在人们击掌时会吓飞。 浅雨微寒春有思,宿妆残酒欲忺时:春天的小雨微微细雨,使人感到有些冷清,有一种相思之情。宿妆残酒,想喝酒却喝不醉,心中有些伤感。 鵁鶄浪起蒲茸暖
平韵满江红牡丹 翠袖余寒,早添得、铢衣几重。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 山雾湿,倚熏笼。垂叶,鬓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蘋中。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译文: 翠绿的袖子还留着余寒,早些时候就添了多层薄纱。何必奇怪,那些美好的花儿都已经凋谢了呢?我为谁而打扮呢?我像衔尽了美丽的吴地花朵
【注释】: 瑞鹧鸪,词牌名。 东洲,泛指水边地。寄兰苕,兰苕即蕙草,这里代指兰蕙。 人日晴时不用招,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此时天气晴朗,无需召唤。 微雨来看杨柳色,微雨中看到杨柳的颜色。 故人相遇浴龙桥,故人是老朋友,在浴龙桥上偶遇。 愁如春水年年长,愁苦的心情如春天的江水一年年增长。 老共东风日日消,衰老与春风一起一天天消退。 几欲作笺无可寄,几次想要写书信却没有东西可以寄。 双鱼犹自等归潮
【解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全诗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通过描绘夜来风雨梨花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独守空室、触景生情之情思。“今夜故人独宿”是第一句,点出“独宿”的情境。“小雨梨花当屋”,写夜雨打在梨花上,滴滴答答地滴落下来,落在屋瓦之间,发出淅沥的响声。“犹有未残枝,轻脆不堪人触”,写夜雨过后,树枝虽然还挂在树枝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题目,各个选项里的描述,都是从诗中来,所以答题时必须根据诗的语句来做。 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词逐句解释并赏析。“自结床头麈尾,角巾坐枕孤松”,写自己闲居无事,以麈尾当枕,以角巾为枕,悠然自得,心无杂念。“片云承日过山东”,写自己欣赏美景,云影在天空中飘动,太阳从山的那一边升起,云霞映衬着山的东面,美不胜收
【注释】 汉宫春: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十日春风,又一番调弄:形容这春风的劲头很足,好像要把它吹得更加热烈了似的。 怕暖愁阴:指春天的天气虽然温暖,但使人感到阴霾、沉闷。 熏篝未断:熏篝,即熏香,点燃熏香以驱除蚊烟和秽气。未断,即未尽或未完。 斗灯见月,看花对酒惊心:斗灯,即燃斗照烛。看花对酒惊心,指在花前酒后,看到美好的景色而感到惊奇。 携手满身花影,香霏冉冉:意思是说
徵招 人间无欠秋风处,偏到霜痕月杪。风雨船篷,日夜风波未了。忽潮生海立,又天阔、江清欲晓。孤迥幽深,激扬悲壮,浮沉浩渺。 行路古来难,貂裘敝、匹马关山人老。锦字未成,寒到君边书到否。倚门回首,儿女灯前娭笑。早斟酌、万里封侯,镜迟霜照。 赏析: 《徵招》是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所感所思。词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风吹动着船篷,海浪翻滚,天空广阔,江水清澈,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同时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 子夜歌和尚友 子夜歌是中国唐代的一种歌曲,由僧人所作,因此被称为“和尚友”。 - 视春衫、箧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 看到春天的衣服还在箧中,衣服上还沾着酒和花露的痕迹。 - 恨桃李、如风过尽,梦里故人成雾 恨的是桃李花开如同一阵风吹过一样,而梦中的故人也变成了烟雾。 -
诗句翻译 - 疏影·寻梅不见: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寻找梅花时的情景。"疏影"指的是稀疏的梅花影子,"寻梅不见"意味着诗人没有找到梅花。 - 注释:梅花的影子稀疏,我在寻找它却找不到。 - 赏析:通过描写寻梅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梅花的赞美。 -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这句诗描述了江面上的景象。"江空"指的是江面空旷无人,"不渡"表示无法渡过。"恨蘼芜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