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言
诗句释义 1 登溪山第一楼有怀倪元镇: 这是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时对友人倪元镇的怀念之情。“登溪山第一楼”指的是登上了一座位于高山之巅的楼阁,这里可能象征着高处的视野和心境。“有怀”意为有所思念,“倪元镇”是诗中提到的一位朋友或同僚的名字。 2. 清晨独倚楼,秋色净如洗: 诗人独自站在高处的楼上,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秋日的天空格外清澈,没有一丝云彩,仿佛被洗涤过一般
【注释】 汲:舀。漱:洗。发冠:头巾。帻:用丝编成的头巾。 亭上:山亭之上。 闲来:无事之时。 此:指亭中所见的南山景色。 天高:天空极高,云雾缭绕。 云鸟空:指白云飘渺,鸟儿高飞远逝。 秋水:指秋天的河水。 水花白:指秋天的河水映衬下,山石上的花朵显得格外白净。 悠然:形容心境平静、淡泊。 归心:回家的心思。 孤怀:孤独的情怀。 自适:自我欣赏。 【译文】 在山上的小亭子,用清澈的泉水漱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题灵岩寺》。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第1句:灵岩之山山木稠,灵岩石上林木繁茂。 - 关键词:灵岩、山木稠 - 注释:灵岩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所在之地,山上林木茂盛,绿树成荫。 - 赏析:开篇即点明了灵岩寺的位置,为后续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第2句:山僧结庵居上头。 - 关键词:山僧、结庵 - 注释:在山中,有一个和尚建起了一座庵堂
【注释】 奉陪,恭敬地陪伴;遂昌,地名,位于今浙江省丽水市,郑明德、倪元镇均为此地人士;潘仲昭左丞,指潘孟阳;宴潘仲昭左丞园亭分得雾字韵:指在潘仲昭(左丞)的园亭中设宴,席上以“雾”字韵的诗句为诗。 竹色浮绿雾:竹叶的颜色浮在绿色的烟雾之上。 美酒生微波:美酒泛着微微的涟漪。 尘暄隔清池,玄赏惬幽趣:尘俗的喧嚣被清静的环境所隔离,玄妙的赏玩让心境愉悦。 偶同文翰游,及此良时遇
【注释】 冉冉:形容微风轻拂的样子。庭树春:庭院里的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春天到了。盈盈:形容水清亮的样子。原野绿:原野上一片青葱翠绿。弄:戏弄、玩耍。昼初长:太阳刚刚升起,时间不长,但已经足够了鸟戏耍的时候。人耕雨新足:农民在雨后开始耕田播种。闲时:空闲的时候。册:书简。南山:山名,位于今陕西渭南市临潼区东南。读:阅读。岂:何、哪。乐吾真:快乐自己的心性。忘世:忘却世间万物。 【赏析】
【诗句释义】 姑苏:指苏州,是江南名胜古迹之地。钱塘:指杭州的钱塘江一带,也是江南著名风景旅游区。怀古:即追念古代之事,多用于怀念先人或前朝。次韵:即和某人的诗歌韵脚相同而内容各异的诗,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种形式。 【译文】 荒芜的丘陵上破败的古墓,据说这就是孙策的坟墓。 墓中的草长得郁郁葱葱仿佛辉光闪烁,零零星星的露水沾湿了草丛。 回想当年立国时,英雄豪杰称颂他是独步天下。 【注释】 ①荒丘
【释义】 端坐闲居,放下尘世烦忧;春日明昼,白昼渐长。 风吹池边树影摇曳,云过檐前映出其形。 我处世的目的何在?感时伤怀,只能自我反省。 闲来整理行装中的书籍,随意书写下江南的景色。 【赏析】 此诗以“端居”为题,表达了诗人闲居静思的心境。首联描绘了诗人闲居的生活场景和心境:端坐在家中,放下尘世烦忧,享受春日的宁静。颔联描绘了窗外的美景:微风拂动池边的树影,云彩掠过屋檐,留下美丽的影子
【注释】 1. 从军(zòng jūn):随军出征,参加战斗。八首:这里指《从军行》组诗共八首。 2. 龟兹(jūn zī):古国名,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3. 楼兰(lóu lán):古国名,在今新疆楼兰古城附近。 4. 衣裳单(xiāng yī):衣服单薄,不暖和。 5. 安边:安定边疆。 6. 焉敢辞(yuàn)苦:哪里敢推托或推辞苦难。焉,通“焉能”。 【赏析】
从军八首 笳声与陇水,呜咽夜复朝。 后队来何驶,前军去已遥。 天高月皎皎,野阔风萧萧。 宁知主将略,不在弓与刀。 译文 夜晚,当笳声和陇水的呜咽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我的队伍在后队悄然前进,而我们的前军已经远行。天空中的月亮高悬,照耀着辽阔的原野,清风拂过大地,带来了凉爽的微风。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战争的意义?是否真的明白真正的将军智慧不在于手中的弓箭
【解析】 “从军八首”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这是一首写战士从军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士们的同情、关切之情。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节奏鲜明、铿锵有力。 【答案】 译文: 二十年间从军,岁月不知不觉已经很多年了。在战斗中幸运地没有死,但朱颜已被岁月消磨成老丑之貌。王事纷繁,故乡空自回旋。在千人万人之中,谁人没有父母? 赏析:“二十载”,从军时间之久。“百战”,战争频繁。“幸”,幸好。“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