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声与陇水,呜咽夜复朝。
后队来何驶,前军去已遥。
天高月皎皎,野阔风萧萧。
宁知主将略,不在弓与刀。
从军八首
笳声与陇水,呜咽夜复朝。
后队来何驶,前军去已遥。
天高月皎皎,野阔风萧萧。
宁知主将略,不在弓与刀。
译文
夜晚,当笳声和陇水的呜咽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我的队伍在后队悄然前进,而我们的前军已经远行。天空中的月亮高悬,照耀着辽阔的原野,清风拂过大地,带来了凉爽的微风。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战争的意义?是否真的明白真正的将军智慧不在于手中的弓箭,而是在于他的战术策略和领导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陈汝言的作品《从军(八首)》的一部分。它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士兵们在边疆战场上的生活和情感。通过对笳声和陇水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无奈。同时,通过对队伍行进的描述,展现了士兵们坚毅的精神风貌。此外,通过对夜晚景色和天气变化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忧郁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士兵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最后,通过对战争意义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