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清漱晨齿,沐发冠新帻。
闲来历亭上,对此南山色。
天高云鸟空,秋净水花白。
悠然淡忘归,孤怀聊自适。
【注释】
汲:舀。漱:洗。发冠:头巾。帻:用丝编成的头巾。
亭上:山亭之上。
闲来:无事之时。
此:指亭中所见的南山景色。
天高:天空极高,云雾缭绕。
云鸟空:指白云飘渺,鸟儿高飞远逝。
秋水:指秋天的河水。
水花白:指秋天的河水映衬下,山石上的花朵显得格外白净。
悠然:形容心境平静、淡泊。
归心:回家的心思。
孤怀:孤独的情怀。
自适:自我欣赏。
【译文】
在山上的小亭子,用清澈的泉水漱口,用头巾包好头发。
空闲的时候,我登上这山亭,面对那苍翠的南山。
天空很高,云层很薄,白云飘浮,鸟儿高飞。
秋天的河水清亮,山石上的花朵更加洁白。
心中悠然地感到归家的心愿已淡,只有孤独的情怀让我自己欣赏。
【赏析】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通过“登高”这一题材,描绘了萧瑟的秋季山野景色,抒写了悲凉的思乡之情。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清晨到江边小船上观赏风景。开头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乘舟顺流而下,两岸猿猴啼声凄厉,在秋风劲吹下显得更加凄凉哀婉;江流迅急,水清沙白,沙洲里的群鸥划着翔实的轨迹,自由自在地盘旋着往回飞去。“渚清沙白鸟飞回”,以动写静,写出了江水澄清,沙滩清晰,百鸟争飞的生动景象,为下面抒发感慨蓄足了气势。
中间两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从大处落笔,写目力所极,一片树林和无边无际、连绵不绝的长江,在秋风萧瑟中纷纷落下黄叶,汹涌的江水滚滚而来。这里既写出了深秋时的肃杀之气,又渲染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氛。
末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作者把“悲秋”、“多病”与“作客他乡”、“独自登高”绾合起来,使感情得到深化升华。一个“常”字,流露出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悲秋伤时,老大无成之情;而一个“独”字,又突出了他一生困顿不得志的形象;两个“悲”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愁思和痛苦。前人称这首诗“古今独步”,“集杜诗之大成”,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