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秋江明月艇 开径延驯鹤,爱此癯瘦形。 不与凡鸟伍,戛然独长鸣。 我性鹤相似,宠辱常不惊。 平生寡交游,闭户鲜送迎。 松关夜月孤,茅屋秋霜清。 从今与鹤游,骑鹤朝玉京。 鹤尔幸知此,慎勿轻渝盟。 注释: 1. 戊申岁间:在戊申年之间,指某年或某段时间。 2. 中清赏十景:中清赏是唐代诗人元稹所创的诗体,十景则是十首描写景物的短诗。这里指作者在特定时期创作的诗歌。 3.
【注释】 1. 举酒春风前:在春风中举杯。举:端起。 2. 忌(jī)讶:惊讶。衰(shuāi)颜:形容人衰老。 3. 藉兹曲糵(ní):借这个酿酒的曲。媒:媒介,引子。 4. 成彼酝酿功:使酿制成功。 5. 顿使铁石肠:立刻使人的心肠变得柔软如泥。 6. 化为欢悦容:变成欢乐愉快的容颜。 7. 须眉:这里指眉毛和头发。 8. 浩浩六合间:广阔天地之间。 9. 广扇淳厚风:广泛地传播淳朴
【诗句释义】 戊申岁:戊申,指农历的第五个十天干,这里指的是农历的五月。 中清赏十景:中清,指中和县;清,可能是指清远,或者指一个具体的地方。中清赏十景,指中和县内十个美景。 秋江明月艇:秋天的江面上,有一只小船在月光下行驶。 月皎光婵娟:月亮明亮,光辉照人。 老我坐其中:我已经老了,坐在这艘船上。 苍颜发皤然:我的脸上满是皱纹,头发也白了。 半醉弄明月:我喝得有点醉,拿起船桨去划船。
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秋江明月艇 丽圃横长笛,秋风感慨声。 一吹山石裂,三弄波涛萦。 江空翠蛟泣,夜静苍龙鸣。 鹤怨云巢冷,猿啼月岭明。 嫠妇悲秋泪,孤臣去国情。 遗音尤激烈,高调转凄清。 曲终情未尽,目送数峰青。 【注释】 1. 戊申岁: 指农历戊申年,即公元1687年。 2. 中清赏: 中清是清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代一个地方的名胜古迹;赏是欣赏的意思。 3. 十景秋江明月艇:
诗句释义: 1. 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秋江明月艇,指的是在戊申年间(大约是清朝乾隆末年)游览了十处风景名胜。 2. 修林策短筇,路入烟霞去。 - 在茂密的树林中拄着竹杖,步入烟雾和云霞之中。 3. 群峰喜逢迎,向人如妩媚。 - 群山峰峦仿佛在欢迎我们,它们向着我们展现出一种妩媚的姿态。 4. 攀条览芙蓉,临流采荪蕊。 - 攀爬着枝条欣赏芙蓉花,临近水流采摘荷花的嫩芽。 5. 幽花不知名,馨香杂芳树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序文。全诗分为四段,每段都有一句诗作为主题,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大德庚子春,生我及此公。 这是第一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大德庚子春”指的是庚子年春天,“生我及此公”意味着这个朋友与作者有深厚的友谊,能够一起经历人生的起落。 同庚复同道,同游金芙蓉。 这是第二段的第一句,描述了两人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读书山月下,月色流岩扉。 译文:在山中读书,月光从山岩上流泻下来照亮了我的房间,如同流水般的月光。 注释:读书 - 指读书学习;岩扉 - 指岩石做的门。 赏析:诗的首句描写了夜晚山中书房的情景,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月亮的光辉洒落在书房,给这个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宁静。 2. 松风吹毛发,草露沾裳衣。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赏景的诗。 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秋江明月艇 戊申年,即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中清是清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中国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秋天欣赏美景的经历。 篱边餐落菊,采采黄金英。 篱笆边的菊花已经飘落,金黄色的菊花如同黄金般珍贵。 拾之不满掬,松露相和倾。 捡起这些菊花,感觉它们不够装满一个捧子,就像松树的露水一样珍贵。 三咽清肺腑,九窍皆芳馨。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是对应的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最后,我会在每句诗下面附上注释,并提供一些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首诗的翻译: 叛军日骄横,六月反城下。 长竿揭旌旗,群凶列行伍。 兰江接金华,膏血腥草莽。 老弱皆窜亡,奔驰实劳苦。 崎岖扶父翁,艰难负儿女。 万死获一生,行李何暇取。 饥饿复惊惶,逢人语无绪。 数里绝行踪,孤村尽禾黍。 乱后始得归,飘零如逆旅。 苍烟销荆扉
丙申年六月十六日,在战乱中,奚德基赋诗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 诗句: 1. "干戈久不息,百苦无一乐。" —— 描述战争持续不断,人民遭受极大的苦难,但没有任何快乐。 2. "县官急徵需,贫富悉笼络。" —— 官府急忙征调物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的人,都被纳入其中。 3. "西州正击贼,空拳日相搏。" —— 在西边的州郡正和敌人进行战斗,人们只能用空拳相互搏击。 4. "贼马当道驰,贼舟沿海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