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基
【注释】 淮西:指淮南西路,宋时为行中书省所辖。左宪:官名。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庭闱:庭院。彩服:皇帝的仪仗队。天边:指远方。紫泥书:皇帝的文书。分铜:指封官。诸侯印:诸侯王的印信。衣绣:指穿朝服。使者车:出使四方的车辆。万灶貔貅(píxiū):指军队。宿饱:过夜吃饱。九州鸿雁:泛指百姓。安居:生活安定。笑谈:闲谈。公家事:公事。指日催归侍玉除:很快就要回到朝廷。玉除:指朝廷。 【赏析】
【注释】狱情:指司法官的审讯情况。微暧:隐约不明。平反:使冤案得以昭雪,恢复被推翻的事实真相。失平:错判。生死:生死判决。纤芥:微小的芥子,比喻细微的恩怨。察须尽:考察必须彻底、全面。精:精细,细致。 【赏析】这首七言诗以“狱情”为题,是送王敬岩赴江东都宪(即江东都御史),其职责是审理刑狱,查究冤屈,所以首句就提到“狱情”。次句写自己对司法审判工作的体会,说明平反冤案有时也难于做到公正无私
注释: 杂诗:杂言诗。杂言,即不拘格律的诗歌。 由来入道门:从开始就进入修行的道路。 须臾不在便非仁:片刻都不在,那就不是仁者。仁,古代指有道德的人。 直须认取惺惺法:必须认识明白佛家所说的“惺惺”之道。 莫作回头错应人:不要做出错误的举动来欺骗别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借物喻人,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僧人的形象,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毅力,要坚守信念
【注释】 杂诗:指不拘一格、随意而写的诗歌。 善恶分明虽两歧,念端差处只毫厘:善恶分明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但具体到个人行为,善恶之间的差别可能只有微小的毫厘之差。 怕将私意为天理,所以先民贵致知:儒家认为,人应该以天理(天道)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以个人私情来判断。所以,古代圣贤们强调要追求知识,以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道德认知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王敬岩的赞赏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功夫真处在持操,外泽中乾亦谩劳。 注释:真正的功夫在于坚守操守,外在的名利也不能让人感到劳累。 独探圣言求实用,岂同末俗为名高。 注释:独自深入探索圣人的言论,寻求实际的应用,而不是追求虚名和表面的成就。 这首诗通过赞美王敬岩的品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表面的功名利禄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指出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景,尾联收结。全诗以“春”字统摄全篇,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春郊图:春色宜人的村边小路上,袅娜的炊烟在夕阳中渐渐淡薄了;天边日影斜坠,西照的阳光已沉落西山,暮霭沉沉。堤岸上柳树阴森森,江面上波光粼粼,晚风拂水声声入耳。岸边柳荫下,鹧鸪啼鸣,落红点点,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注释】 春日闲居:春天的早晨,诗人悠闲地在家园中散步。轻阴薄薄笼朝曦:淡淡的云层轻轻笼罩着初升的阳光。小雨斑斑湿燕泥:春雨细细地下着,沾湿了燕子筑巢的泥土。晓莺花里尽情啼:清晨的黄莺在花丛中欢快地歌唱。 【赏析】 首句“轻阴薄薄笼朝曦”,写春日的朝霞被一层薄薄的轻阴所笼罩。轻阴,指天空中飘浮着的云。朝曦,是太阳初升时发出的光线。这一句写出了春天的朝霞与轻阴的和谐画面。次句“小雨斑斑湿燕泥”
【注释】 法清寺:在今江苏无锡市南。杜季高:即杜牧,字牧之。 垒石为山已浪呼:意思是说堆砌石头造出一座山来,还被海浪拍击着。浪呼,指海浪的撞击声。 小球戏水更名珠:小球在水里嬉戏,把水里的泡沫当成了珍珠。 世间何事非虚假:世上什么事情不是虚幻的呢? 还值先生一笑无:这不值得您一笑置之。先生,这里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杜牧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注释: 丈夫何事怕饥穷,况复箪瓢亦未空。 丈夫有什么可担心的事呢?何况我的篮子里还有酒和饭。 万卷诗书真活计,一山梅竹自清风。 行万里路也足够了。在山上有梅花竹子,自然也有风清月朗的意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行途中的感悟。 我们来看诗句: ```plaintext 审问方知道,冥行易失岐。 每因贪径捷,多致落嵚巇。 浪谓途言惑,先由己意移。 知津要端的,直造始无疑。 ``` 逐句释义如下: - 第一句:“审问方知道”意味着在旅行之前,我们需要深思熟虑并明确目的地。 - 第二句:“冥行易失岐”意味着盲目地行走很容易迷失方向。 - 第三句:“每因贪径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