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诗,其内容如下: 春风媚佳节,同游山之阿。 何用相赠遗,下山摘女萝。 女萝非有私,赠遗颇相宜。 托根北山侧,施蔓南山陂。 但存缠绵意,不怨相逢迟。 怯怯爱春华,及时愿扬辉。 既邀眄睐荣,甘同秋草萎。 同床而各梦,缱绻空尔为。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一句“春风媚佳节”,描绘了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氛,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而佳节则暗示着节日或庆典。这里的“媚”字
【注释】: (1)箜篌:古代弦乐器,用琴拨弹奏,声音高亢激昂;箫、鼓:古代管乐器,箫声幽远,鼓声低沉。 (2)知心言:知己的话,亲信的人说的话。 (3)凄然伤尔神:你的神情凄然悲伤。尔:你的。 (4)飘忽:形容人行踪无定。逆旅:逆旅指旅店。客:客人。假:借,凭借。何假:即“何凭”。 (5)命俭意偏奢:命运虽然简朴,但内心却很奢侈。俭:节俭。 (6)戚戚不得申:心中忧愁不能表达出来。戚戚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逐一分析每句诗的大意,最后进行综合赏析。注意翻译时要忠于原意,不要添加个人的情感色彩,同时要注意关键字词的译出。 “行役出北门,怅然见新墓”:我出城去服役,心中惆怅地看到新坟。“行役”,即出行、旅行
以下是对该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脉脉当户绣,不知双泪滋 - 释义: 形容女子在窗前绣制的图案美丽动人,但心中涌起的悲伤却如双滴泪珠般滋润。 - 译文: 她绣制的花朵美丽得仿佛要滴下泪来,但她不知道这泪水是因相思而流。 - 赏析: 这句诗通过“脉脉”和“双泪滋”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外在的美丽,又有内心的忧伤
【注释】 十里:形容距离。跃青骢:指骑着骏马奔驰。垂鞭折杨柳:意思是说,骑马奔驰而去时,折断了柳枝。含愁对窗牖:意思是说,回头看着楼头的女子,眼中充满了忧愁。古镜:古人用镜子照容颜,以反映自己容貌的变化。若明月:比喻像明亮的月亮一样。皎洁:光明洁白。契阔心:指相思的心。相守:互相守护。 【赏析】 此首是一首拟古之作。诗人以古镜喻人,以明月喻人,将思念的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忆”字反复出现
【注释】 1、“昨暮共携手”,昨夜我们曾经手拉手。 2、“明月射东壁”,月光射在东边墙上。 3、“细语何喁喁,屈指犹历历”,低声诉说着,手指还在数呢。 4、“十五入君家,三见庭草易”,十五岁的时候我进你家里,三年里庭院里的草都换了几次颜色。 5、“朱楼足歌舞,匆匆逝焉适”,华丽的楼上歌舞不绝,你却匆匆离去。 6、“慕彼侍中郎,薄天振高翮”,羡慕那个侍中郎官,他振翅高飞。 7、“男儿重荣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无奈。下面是逐句解释: 1. “未别视别轻,别时太草草。”:在分别的时候,我并没有因为匆忙而显得轻视对方,但是分开的时刻却太过仓促了。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这次离别的不舍和遗憾。 2. “恨我非晨风,送君桑干道。”:我真不是早晨的微风,不能为你送去温暖。这里的“晨风”象征着希望和美好,诗人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只能以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舍。 3. “天长路曼曼
【注释】飒飒:形容寒风呼啸的声音。重:又,再。北风:指北方的风气。征人赋无衣:征人的诗中没有衣服的描写。一别:一次离别。涉:度过,经过。知:知晓,明白。倍疾:加倍努力,加快马步。亲为授前绥:亲自给征人系好马缰。荷:承受。裯(chóu):同“绸”。道:通“导”,引导,暗示。百年:一辈子。远行迈:远行离去。重闱:内宫。重门深锁的内室。惊泪浃芳席:眼泪湿透了坐席,即席上的眼泪。浃,沾湿。劝君莫分飞
【注释】 薄暮:傍晚。远音:远方的声音。戚戚:悲伤的样子。心恐栗(lì:同“慄”,发抖):心里害怕,发抖。尺函:指书信。粲分列:字迹分明。妾颜:女子的容颜。三五月:指农历五月份。夜夜清光缺:每天夜里月光都残缺不全。历秋冬:度过冬天与秋天。惠:恩惠。□:同“惠”。 【译文】 傍晚远处传来了声音,我内心感到恐惧和寒冷。向前看是一封封书信,字迹分明。我已经过了三个月零五个月,每天夜里月光都残缺不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拟古》组诗中的第十篇。此诗描写了一位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等待,以及她在等待中的孤独、寂寞和痛苦。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静夜思妇泣,自言秦川女。 在寂静的夜晚,思妇独自哭泣,她自称是秦地的女子。 岁晏凄无俦,寒砧伴机杼。 岁末时节,凄凉无比,寒砧声伴随着织机的声响。 荡子归不归,涟涟涕如雨。 丈夫是否归来?泪水涟涟,就像雨点一样。 钩帘望明月,明月上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