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从标题入手,再联系全诗加以理解。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以及诗句的作用等。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月出潮生江倒流,别离无奈又逢秋。”这两句的意思是:月亮升起、潮水上涨,长江逆流而上。离别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又是秋天了。 “吴江枫叶红千树,一夜随风满客舟。”这两句的意思是:吴江山枫叶子红得像一千棵树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通过桃花美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下面逐句解释: 1. 鸾帏鸳阁恋无因,珠镜牙床久自尘。相逢柳絮心还乱,相见桃花意转新。 注释:在华丽的帷帐和楼阁中,我们只能默默相恋,因为无法实现。珠镜和象牙床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了,现在看起来也已经很旧了。当我们再次相遇时,我的心开始感到混乱,而当我看到桃花时,我的想法变得新鲜。 2. 聊作逍遥步,独立可怜春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注释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1)久游江国草萋萋:久游江国的诗人久居他乡,看到家乡的草地已经长满杂草了。江国:泛指出门在外之人所居之地。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2)万里家山落日迷:在万里之外,家山在落日之下渐渐模糊了。 (3)幸有归心似明月: 幸好有归家的心情像明亮的月亮一样明亮。 (4)今宵先度蜀川西
玉辇曾经野寺中,宸书犹在翠华空。 断碑世远无人识,落日莺啼古殿风。 注释:玉辇(yuèniǎn):皇帝乘坐的车,也指帝王出行。宸书:帝王的书简或诏书。断碑:已经断裂的石碑。世远:时间久远。无相寺:即无相寺,位于今北京阜成门内西便门大街东侧,是元、明、清三代皇帝为纪念佛教大师无着、戒贤而建,故名“无相寺”。翠华:古代天子车驾上的饰物,以翡翠羽毛制成。 赏析: 首联“玉辇曾经野寺中,宸书犹在翠华空”
【注释】 相逢行:古时的一种宴饮曲名,后多用来指赠别之作。 绾、控:束、缚的意思,这里形容骏马的雄姿。 蹀躞:行走时有节奏地踏动两脚,表示从容不迫的样子。 黄金(金黄):这里指马蹄声。 碧荷畔:绿色的荷塘边上。 【译文】 白马像青丝一样被绾结起来,骏马的缰绳被锦缎所控制。 在金黄的马蹄声中踱步,阳光下的绿杨枝条熠熠生辉。 我来自鄞江道,又经过越溪水,与您相遇在这碧荷之畔。 我们一同漫步于花间小径
诗句原文: 瓜州霜落雁初飞,铁瓮城寒树渐稀。 南国兴亡在何处,金山残月夜潮归。 译文: 秋天的瓜洲,霜降后大雁刚刚从天空飞过,铁瓮城的城墙因寒冷而显得更加孤寂,树木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开始稀疏。 赏析: 首句“瓜州霜落雁初飞”,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天气转凉,大雁开始向南方迁徙的景象。这里的“霜”字不仅点明了时间(秋季),还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
诗句原文: 池上花香酒欲醒,雨添草色上中庭。 与君未踏湖西路,几夜春山入梦青。 译文注释: 池上的花香让人仿佛在醒来之际就能感受到,而雨后新添的草地上的绿色更加鲜亮。 虽然还没有和你一起走过湖边的小道,但几夜以来,春天里的山色已经如梦境般进入我的内心。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诗人通过“池上花香”和“雨添草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注释: 1. 独行长路俨如僧:独自行走在漫长的路上,就像是一位僧人。 2. 水滴檐牙半是冰:雨水滴落在屋檐上,好像一半被冻成了冰块。 3. 归到空园人已尽:回到一个空荡的花园里,已经没有人了。 4. 雪花穿户打残灯:雪花从窗户缝隙中飘落,打在残破的灯光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夜归家的小诗。诗人独自行走在路上,仿佛是一位僧人,水滴在屋檐上像冰一样晶莹剔透。当他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所到之处无人
隔花翻曲月临墙,欲觅知音懒斗妆。 拨尽相思不成调,御沟流水乱人肠。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鹤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隔花翻曲月临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月亮在花丛中轻轻移动,映照出一片静谧的景象。第二句“欲觅知音懒斗妆”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无奈,他宁愿不打扮自己,也不愿意去寻找那个知音。第三句“拨尽相思不成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煎熬,尽管他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默写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的注意提示语中的重点积累的诗句。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斋居”、“江边市”是关键词,“今朝、停鞭”是关键词,默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关键词。 【答案】 半月斋居道士家,碧桃千树吐春霞。 今朝送别江边市,马上停鞭看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