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①禅人并化主:禅宗僧人兼作画师。化主,佛教语,指修行者。 ②顶雪颔丝:头顶着雪花,颔下长着丝发。形容年事已高。 ③三篾住山计:用竹篾编成的小篮挂在腰间,用来打柴或采药。 ④孤藤横膝时:指在秋天里,只有一根藤蔓横卧在膝盖上。 ⑤潭寒秋到早:指深潭中的水因寒冷而显得格外清澈。 ⑥空阔月行迟:指月光映照在空旷的湖面上,运行得慢。 ⑦宗家无字印:禅宗家派中没有文字记录,故称“无字印”。
注释: 源养而渊,灯传未残。 源头涵养深如渊,灯火传承未曾灭。 照分光焰,流演波澜。 光芒四射照亮了大地,水波荡漾演绎着生命。 暂时还落薄,客事岂艰难。 暂时的寒冷还未退去,客人的事情难道不艰难。 春上烧瘢,绿生草端。 春天来临在烧焦的痕迹里,新生的草儿从土中钻出来。 无心为润云行麓,有应不留珠走盘。 无心地滋润了大地,应该没有留下珠玉在盘中。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
【注释】: 1.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百五十四: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画中看到老和尚的形象,觉得老和尚的相貌可憎,于是作此诗予以嘲讽。 2. 秋生眼角:眼角上长满了皱纹,如同秋天的落叶。 3. 雪点眉棱:眉毛像被雪花点染过一样。 4. 丘壑:指山岳、河川等景象。 5. 葛藤:指纷乱的思绪、烦恼等。 6. 菩提座:佛教语,意为觉悟之座。这里指修行者坐禅打坐的地方。 7. 般若灯:佛教语
【注释】 千年气温:指松树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仍能保持生机。 琥珀:一种颜色发黄透明的树脂化石。 半半夜:半夜三更时。 混沌凿开: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景象。 德云:佛教用语,意为佛法如雨露滋润万物。 张骞:汉代著名的外交官、探险家,曾出使西域。此处指张骞开拓丝绸之路。 岫(xiù):山峰。 诸尘历历:一切事物都历历在目。 三昧门:梵语,意为正定境界。 妙触应缘还出碍:意思是佛教中
【诗句】 天与之形,月皎河横。 地与之仪,山高水低。 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 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 【译文】 上天赋予他形体,月亮明亮河水宽阔。大地赋予他的仪态,山峰高峻水流低缓。华丽的灯火连成一排,桃花、李花静静地长满小径。十方三世都混为一体,万象森罗难以比拟。 【赏析】 首句“天与之形,月皎河横。”描绘了诗人天生丽质、才华横溢的形象,以及明亮的月光和宽阔的河面
【注释】 见:现,显现。无名:无定名,即超越名相。全超影响:不受一切影响。 妙:精妙、深奥。尘情:尘俗之情。 斗湿:形容露水极多。霁阔:晴朗辽阔。 无住:不执著。生:产生,产生万物。门底:指门的下面。弹指声:指弹琴的声音。 【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一首颂佛的诗歌。诗人在赞美佛的形象的同时,也赞美了“佛”的精神境界。诗中通过描写佛的形象,赞美了佛的无所依附,无所追求,与世无争的境界。
【注释】 秋生眉睫:秋天眉毛长出,睫毛也长出。 雪积颠发:头发像雪一样白。 见偏正之往来,得离微之出入:看到偏正二边的往来和出入。 闲闲霁雨之云:悠闲地飘荡在雨后的晴空中的云。 烂烂濯波之月: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相随来也入诸尘:与尘世一起到来。 妙触门门自超越:美妙的接触使人们超然物外,超越了世俗。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画诗。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了画中的人物,后两句写画中所表现的境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注释 1. 天之空兮星斗寒:天空广阔,星辰闪烁,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2. 海之缩兮潮波还:大海宽广,潮汐涌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3. 推月之蟾止三脚:模仿月亮的形状,用三只脚(这里可能指月亮的弯形)来支撑。 4. 养雾之豹窥一斑:模仿雾气中豹子的身影,只能看到一小部分。 5. 拈出门门问相识:用手轻轻推开门
【注释】1.松老:松树苍老,有骨。2.竹癯(qū):竹子瘦弱而没有肉。3.雪发覆颠:像雪一样的发色覆盖在头顶。4.霜眉映目:像霜一样的颜色映照在眉毛上。5.须菩提:即“菩提”,意为觉悟、悟道,这里指禅宗。6.维摩诘:即“维摩诘”,是印度的一位高僧,以辩论著名。7.拈来何处不相逢:拈取的佛经哪里不是相互相遇。8.日面佛:指太阳照耀下,佛的形象出现在面前。9.月面佛:指月亮照射下,佛的形象出现在眼前
【注释】 1.寒竹:指竹子的枝干和叶子。癯长:瘦长。苍松:指松树。老刚:形容苍松的挺拔、劲健。身心铁石,肝胆冰霜:比喻人坚贞不屈,正直无私。秋天湛湛远连水。宾雁冥冥初没行:比喻人的心如秋日湛湛的水,清澈明亮,又如宾雁在秋天初飞时,远远地消失在天际。 2.却来:反而来到(这里指“借”)。随事成章:随时应变,能写文章。章:文采。 【赏析】 此诗为题赠之作。诗人以松竹比人,赞其高洁坚贞,不为世俗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