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题目为《送九译禅友还里葬母兼订重来之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及译文 1. 年过三十不闻道:年纪已过三十岁,却未能听到佛法。 2. 少壮蹉跎忽复老:年轻时荒废了时光,转眼间又老了。 3. 善哉之子正当时:赞叹这位有善行的儿子正逢其时。 4. 出世不迟还不早:出家修行也不晚,也不早,时机正好。 5. 生来十八解破家:从出生之日起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山僧欲向钱塘去,逢人便问钱塘路。识得钱塘一个人,此心光向钱塘住。 - 注释:山中的僧人打算前往钱塘,每当遇到人就询问钱塘的路。一旦认识钱塘的某人,他/她就会将心灵寄托于这个地方。 - 译文:山里的和尚想去钱塘,遇到人便问钱塘的路。一旦遇见了钱塘的人,他的心便留在钱塘。 2. 钱塘人物能几何,红尘队里肩相摩。尘中得有姚公子,一麟已足何须多。 - 注释:钱塘的人们都是谁呢
译文: 东郊的春草绿油油,西溪里的秋水碧透透。随心所欲地接受一些,一去不回头留下遗迹。 殷勤地挥手告别同伴,回家卧在山野枕着顽石。岭南和北岭谁知道我的声音?出格相看须破格。 一所篱笆圈半把茅屋,交给顽牛作为它的家。宽或窄,窄或宽,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随心所适。 这是顽牛得意时,四头、两角、蹄子都不嫌弃。 注释: 1. 东郊 - 东面郊外的地方。 2. 春草青 - 春天里的草是嫩绿色的。 3.
放鹤乞缘 君不见西天百岁水老鹤,飞向人间随饮啄。弥天布网地张罗,造物小儿援弓缴。 一朝失足入樊笼,铩羽低垂任飘泊。平生一片水云心,紫陌红尘非所乐。 西山倒景入桑榆,日暮归心在寥廓。前途信有好山川,谁为开笼解缠缚。 大声寄语有心人,莫惜金钱早倾橐。九皋放去一身轻,绿水青山无住着。 华表归来未有期,感恩愿比衔花雀。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到吗?那西天的百岁老鹤,它们展翅向人间飞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如下: 戏赠扫雪童子 主人运笔如运帚,纵横阖辟应心手。 痴奴运帚如运斤,旋风落地扬轻尘。 人生贵贱各有务,莫笑痴奴无用处。 昨夜三更风打门,雪花欺我衣裳单。 袖中两手冻欲裂,朝来作字成丑拙。 抛书拥彗下阶除,十步一跌中踟蹰。 痴奴知我主人老,相劝雪深休草草。 先生有事当服劳,长者抓枝须我曹。 受我手中敝苕帚,两脚未行先学走。 一扫再扫大地平,三番四覆天宇清。
赠马卧仙 龙骧虎步随高下,此翁岂合居林野。 中原射策先冠军,肘后骊珠光照夜。 河清海晏靖烽烟,缓带轻裘见儒雅。 西园词赋拟曹刘,东阁文章追董贾。 著书先着春秋歌,丘明公谷如尔何。 年过五十犹学易,两仪四象交森罗。 倚马千言飞露布,吹毛三尺降么么。 雄才大略谁先后,今之卧仙前伏波。 等闲事业从头数,夜半鸡声催起舞。 此心此志畴得知,上有君恩下慈母。 九重三疏叠陈情,万里归心廑孺慕。 孟母宅边频倚门
【注释】 登海螺岩谒澹归禅师塔:登上海螺山拜谒澹归禅师的墓塔。 平湖路:指西湖边的白堤,因湖面如平地而得名。 翻跟斗:形容走路时脚尖点地,像翻跟斗一样轻盈。 螺峰:指海螺山的主峰。 密藏身:指在山顶隐蔽身形。 三生石:传说中佛教故事里说,释迦牟尼前生曾在菩提树下修行,后转世为摩诃迦叶,两人曾于树下结伴修道,并立誓不分离,后人便将此石作为他们友谊的象征。 绝顶:山峰的最高处。 浮图舍利:佛教语
这首诗是明代李攀龙的《蜡石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东岊先生有奇癖,不爱黄金爱黄石。 - 译文: 先生有一个奇怪的爱好,他不喜欢黄金,却偏爱黄石。 - 注释: "东岊"可能是指地名或者人名,但在这里不清楚具体指什么;"奇癖"表示一种古怪的嗜好。 2. 穷山竭泽恣搜罗,转轻运重无遗力。 - 译文: 他走遍了高山深谷,不遗余力地寻找,收集各种石头。 -
登海螺岩谒澹归禅师塔 孤峰巨石如巨屋,雨脚云头互翻覆。 海螺脱壳还太虚,五丁凿破混沌腹。 何人窣堵居中间,澹公白骨归空山。 天荒地老陵谷变,一道灵光长自闲。 忆昔嵩台侍欢宴,耳边闻有金台谏。 手持白简批龙鳞,相公击出文华殿。 殿前贵人侧目看,大臣小臣心胆寒。 直道难容柳下惠,赤心剖出生比干。 一朝弓剑随龙去,天子蒙尘臣谪戍。 舍身许作寺家奴,孔孟伊周留不住。 雷峰老人双眼明,杀人活人不转睛。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画家和禅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入丹霞山时的感受和体验。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初入丹霞与九译禅友夜话:初次进入丹霞山时,与九译禅友们深夜交谈。 2. 耳边闻有丹霞山,如闻说食不得餐:听到周围传来的是丹霞山的声音,感觉像是在听食物不能食用的消息。 3. 十年梦想如一日,无昼无夜无忙闲:过去十年里,我像平常一样梦想着这里,白天